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07章 挖井泄煞(2)

结构。x光探伤显示,盒内并非实心,而是中空结构,填充物已因锈蚀和年代久远而板结,成分复杂,初步判断含有石墨粉、石英砂、以及某种不明黑色粉末。盒盖内壁隐约可见阴刻的、极其复杂的螺旋状和网格状纹路,与盒身外部的刻痕相连,构成一个看似无序、实则充满几何美感的整体符纹系统。

“磁石导引磁场铜丝或许是为了引导感应电流或增强特定频率响应石墨和石英砂可能是为了吸收或转化特定能量这符纹”杨睿的手指划过报告上模糊的纹路照片,眼神专注而明亮,“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密的、多功能的‘能量调控器’外壳!可惜内部填充物变质,外壳锈蚀,符纹磨损,其效能恐怕十不存一了。”

他放下报告,目光投向摊开的图纸。手指沿着被拆毁的老墙地基线,划过新挖的地基坑,最终停留在后园东北角一片相对空旷、靠近老宅外墙的区域。那里原本是几丛稀疏的竹子,离主宅较远,下方土壤湿润,靠近一条早已废弃、但地下仍有微弱水流过的旧排水暗渠。

“就是这里了。”杨睿用红笔在图纸上圈定了一个点,“远离主宅,靠近旧水脉,土壤湿润利于能量消散。作为‘泄煞试点’,再合适不过。”

方案很快确定:在选定点挖掘一个深约1.5米、直径约80厘米的竖井。井底铺设一层混合了精炼磁铁矿粉和细铜屑的垫层。垫层之上,竖立三根手臂粗细、表面刻有简化导引符纹的紫铜棒。铜棒呈等边三角形排列,顶端与地面平齐。竖井周围回填砂石,顶部覆盖石板,仅留微小缝隙透气。杨睿称之为“三角铜流井”。

“这就能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煞气’引走?”陈伯钧看着那简单的设计,有些难以置信。

“原理在于模拟和强化。”杨睿解释道,“铜棒和磁铁矿粉构成一个强化的‘局部场源’,其产生的特定磁场模式,会对地下紊乱的能量核心,也就是原来阵眼的位置,形成一种‘吸引’或‘共振’效应,如同给混乱的磁力线提供了一个新的、低阻力的‘泄放通道’。铜本身是优良导体,对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在流动中会耗散能量。而湿润的土壤和下方的旧水脉,则能吸收和传导次声波能量。这口井,就是一个微型的、定向的‘能量转换与泄放终端’。”

苏瑾对此嗤之以鼻。她调动了更多更精密的仪器:在“三角铜流井”的井口、井壁不同深度、以及连接井与原能量核心的直线上,布设了高灵敏度磁力计和次声波传感器阵列。在陈启明房间、陈老夫人房间、西厢房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