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9章 铁轨到货、机车到货(求追读)(4)

支持费。

相应的,农夫增加到256人,改良型农田增加到25.6亩,真塑料大棚增加到11座。

其中200人负责塑料大棚,30人负责铁匠铺。

剩余的26人,游走于农户家里,卡着三天一成熟,提供‘技术支持’,顺便每月入账38.4万。

此外,这26人还负责给更多的劳力转正。

每天5~10个名额,转正之后,改造火炕,占领房屋,增加农夫数量。

这样一来,自家壮汉越来越多,却不会引人注意。

余阳招来大哥,让对方负责实施计划。

随后抽调20人,补充到铁匠铺。

几乎瞬间,模具生产速度翻了3倍。

十分钟30套,一小时180套。

十小时1800套

还好,自家采购的钢轨压根用不完,什么时候缺少金属材料,什么时候直接丢进去一根。

余阳睡醒一觉,铁匠铺已经凑够2000套。

同时,从市里订购的材料,也到货了。

2000套模具往湖边一摆,乡里的劳力负责支钢筋、架模板,包括固定两端的金属构件。

然后搅拌机制备ca砂浆,再把ca砂浆装进拖拉机改造的几辆斗车内,轮番给模具浇筑。

3个小时后,第一批长方体出炉,总计2000块,能够铺设400米。

7个小时后,第二批长方体出炉

11个小时后,奉天府半卖半送给自家的电力机车,终于到货。

外观全都有些破旧,其中15台为客运电车,造型有点像老电影里的轨道电车,只有1600kw功率,但速度高达160kmh。

另外五台则是电力火车头,从奉天府直接开到平东县,又拆的七零八落,用半挂运过来。

型号是清一色的‘韶山ss3’,4800kw功率,产自南湖,制造年限为1978,速度100kmh,在东北拉了20年货,临近报废。

但即便临近报废,也是东北大哥照顾自家,因为一台电力火车头,少说500万,不报废,自家还真买不起。

现在买回来,等会喷个全蓝,或者全红的漆面,再涂上白色的‘和谐’俩字,立马高大上。

“得轨道者,得未来!”

余阳提笔写下谨言,再找老董申请‘企业自备货车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