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41章 三系生态链、除夕(3)

余阳蹲在土坡上,看着办理业务的民工们,点上一支老支书派人送来的大金砖香烟。

顺便把剩下的,连同烟盒递给走过来的干瘦老头-老贾。

后者同样点上一支,“这工价涨的真快,去年12,差不多相当于小工每天48元,今年涨到18,差不多相当于小工每天72元,每月将近2200,比招个大学生都贵。”

“大学生可吃不了这个苦,人家宁愿1200块钱坐办公室吹空调,也不愿2200块钱跑工地风吹日晒。”

“就是这钱,越来越毛了。”

“没办法的事。”

红钞进入贬值周期,意味着人们需要花更多钱购买生活所需。

就像馒头。

98年一块钱五个。

99年一块钱四个。

00年粮食战争爆发,粮价波动较大,偶尔一块钱四个,偶尔一块钱三个,甚至某些城市在一块钱三个的基础上,出现了馒头规格缩水,从120g个,缩小到80g个。

而全球资本对三元农业进行围堵,商战期间,粮价下跌,等全球资本夺走三系市场,粮价肯定暴涨。

因此馒头很快就会变成一块钱四个,甚至一块钱三个、两个。

假设小明一天赚10块钱,每天吃8个馒头。

馒头一块钱七个的时候,小明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只需花费一块两毛钱。

馒头一块钱两个的时候,小明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却需要花费四块钱。

以前小明吃饱肚子,可以买点啤酒,泡泡网吧。

现在小明吃饱肚子,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这个时候,国内粮价很难再降,因为手里掌握海量红钞的外资,肯定趁机屯粮,然后拉到国际市场高价抛售,相当于变相完成汇兑,最终东方巨亏。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令小明的日薪涨到20块钱。

由于小明的真正劳动价值,是每天10块钱。

现在提高到20块钱,等于货币贬值,如果操作不慎,红钞会变成津巴布韦币。

因此东方的印钞速度,包括红钞发行量,相对国际不能改变,需要让内部手里掌握海量红钞的资本,主动把红钞砸进市场,令本土货币流动起来。

而在过去六七年中,三元农业持续倾销剩余产能,又利用技术和设备,持续投资各类产业,源源不断的汲取红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