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81章 第一汽车制造厂,打造龙国的工业支柱(2)

,这样各个配套工厂可以同时开工建设。

将三年的建厂时间直接缩减到了半年时间,节省了整整两年半。

从这里就可以体现出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了。

当然垂直生产模式也并不是没有优势。

战略安全就是这套模式的核心,什么都自己生产,不用担心被卡脖子。

但从80年代开始,这套已经僵化的生产模式就让苏熊吞下了这一枚恶果——技术总体滞后,落后于西方技术发展。

赵杰不想龙国在这方面也走上这条歪路,所以能干预的情况下,他都会进行干预。

至少他不会让自己治下的工厂走上这条老路。

目前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核心制造厂已经建成。

这个核心厂包含了总装厂、工装模具中心、热处理协作中心、车身冲压等。

其余的配套工厂也将会在12月之前陆续落地。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解决部分非常关键的问题。

苏熊援助的这个汽车制造厂并不提供关键技术的工厂。

比如精密轴承制造、化油器制造、汽车钢板材料、特种橡胶等。

这些东西全都依赖于进口,占比达到了整车零部件的25%。

所以赵杰还需要同步解决这25%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工作。

想要在这些方面卡龙国脖子?赵杰冷冷一笑。

有他在龙国不仅可以造的出来,技术还会比苏熊更加先进。

想要搞定这些核心部件,就需要101兵工厂、蓉城一机厂、西南一重厂、蓉城电科所、德阳化工厂、蓉城联合钢铁厂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工厂通力合作。

其中蓉城一机厂、西南一重是最为核心的。

蓉城一机厂主要提供高精度机床,用于制造精密轴承等对加工精度很高的零件。

西南一重厂则是提供两千吨级液压机以及大型铸造设备。

101兵工厂协助解决化油器等技术。

蓉城电科所协助解决发电机等核心电气设备。

德阳化工厂协助解决特种橡胶技术。

蓉城联合钢铁厂着手生产高强度的汽车用钢等。

有了这些工厂的加入,就完全可以解决汽车零部件百分百国产化的问题。

当然这样做的话,前期的生产成本肯定会居高不下,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将会越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