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舌战的准备。
让军方进驻,对于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赵振国来的路上就准备了十几套说辞,准备从国家大义、技术安全、个人利益等多个角度,去说服这个年轻人。
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林墨听完后只是点了点头。
“可以。”
轻飘飘的两个字,把赵振国准备好的一肚子话,瞬间都堵了回去。
他愣住了。
“你同意了?”赵振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我同意。”林墨的回答依旧简单。
“为什么?”赵振国下意识地问出口。
这和他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没有讨价还价,没有疑虑质问,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赵将军。”林墨的身体向后靠在沙发里,姿态放松,“你说的这些,不是条件。”
“你在帮我解决问题。”
赵振国闻言,再次一怔。
“滨海特钢是我刚收购的,用百废待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祝融和玄金的价值,我也很清楚,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参数。”
“但是生产所需的设备,滨海特钢是完全不具备的,特别是八万吨级别的锻压机,这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而且这两种合金一旦开始生产,安保也是个大问题,我可不觉得漂亮国那帮人会无动于衷。”
林墨的语气很平淡。
“由军方接管安保,还是最高级别的一级军事禁区。同时给我订单,给我资金,给我技术支持。”
林墨看着已经完全呆住的赵振国,反问了一句。
“这样的条件,我有什么理由拒绝?”
赵振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和眼前这个年轻人,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自己视之为最大谈判难点的东西,在对方眼里,竟然是一个求之不得的福利。
他以为自己是来下达一个带着优厚补偿的强硬指令。
结果,在对方看来,自己只是个上门送大礼包的。
这种巨大的认知错位,让赵振国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他忽然明白了。
林墨从来不担心国家会窃取他的技术。
因为他真正的底牌,不是祝融,不是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