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章 先摸个底(感谢爱小薰的盟主)(2)

都是他擅长的内容。

文言文阅读考得是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陈拾安读得比经卷还顺。

释义题里‘道法自然’的‘自然’二字,他不仅写了注释,还在旁边添了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觉得出题人问得浅了。

名篇名句默写题就更不用说了,虽然部分题目是以场景应用的方式出现,但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等名篇经典的他,运用这些名句时也是得心应手。

到了最后的作文,题目出的是‘论创新与传承’。

看到这个题目,陈拾安颇有感触,从庄子的‘与时俱化’写到葛洪的‘述而不作’,洋洋洒洒写了半页,抬头看见不少于800字的要求,又补了段太平经里的话,通篇没有一个标点,只有句读隔开,活脱脱一份文言文写作。

不得不说,语文试卷虽然做着不太习惯,但总体还算是顺手的,这也给了小道士很大的信心,隐隐约约心底里又有些‘不过如此’的情绪开始冒头了。

只是这样的自满没有持续太久。

翻到数学卷子的时候,陈拾安的眉头便拧成了疙瘩。

大量从未见过的名词和造型古怪的符号充斥着卷面,那些印着x、y、fx、、、、sin、cos的式子像是没见过的符咒,几何立体图形他倒认得是个‘方盒子’,可‘异面直线所成角’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有那么一瞬间,陈拾安怀疑过自己做的不是数学,而是一门什么外语卷子。

咱普罗大众买菜购物做生意算账的时候,能用得上这些?

或许用铜钱来起个卦,能从四个选项里找出比较像答案的那个,但毕竟只是场摸底的测验,不会也就不会了,而且选择题分值有限,就算蒙对几道也杯水车薪。

可以说,这样的一份题目,远超出了小道士对于数学这个范围的认知,他想破头也只想起师父教过的‘方中求圆,圆中求方’。

最后索性在所有题目后面都画了圈,大小不一,倒像卦象里的爻

数学很快‘做’完了。

陈拾安接着摊开了英语试卷。

但没一会儿,他又默默地把英语试卷放到了一边。

最后是理综的卷子。

物理卷里的‘加速度’‘动能’‘电磁’之类的名词,他翻遍脑子里的考工记也没找到对应解释;

化学卷的各种元素符号和反应式,倒像是炼丹时的矿石图谱,怎么炼丹他知道,但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