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海底钟声(2)

常。“莉娜的晶体左手高频闪烁,“那个黏液层的厚度...超过三百米?这不可能!东京湾的平均水深才四十米!“

凯恩调出三维声呐图。数据显示黏液层确实形成了某种“空间折叠泡“,内部实际空间远比外部观测到的大。这种技术理论上只有第七迭代掌握,但眼前的构造明显更加原始,像是某种粗糙的仿制品。

“我们要进去。“凯恩开始穿戴重型潜水装备,“根系网络能保护我们不被立即同化,但最多四十分钟。“

莉娜检查武器系统:“潜水舱怎么办?“

“设定自动悬停模式,根系能量可以维持屏障两小时。“凯恩将一枚发光的蓝金色晶体插入控制台,“如果超时我们没回来...把它开回去。“

两人在后舱完成最后的准备。凯恩的深海装甲看起来像是机械与生物的混合体——金属外壳下流淌着蓝金色能量脉络,头盔面罩上不断闪过根系网络的加密数据流。莉娜则选择了轻量化装备,她的晶体左手已经自主进化出深海适应形态,指尖能发射高频声呐脉冲。

“倒数三秒。“凯恩将手按在气闸舱的控制面板上,“记住,无论看到什么,保持神经链接稳定。如果量子共振值超过阈值,立即撤退。“

气闸舱注水的过程异常安静。当外部压力达到平衡时,舱门滑开,两人踏入银红色的微光世界。

黏液层的触感超出所有预期。凯恩本以为会像穿过浓稠的胶状物,实际却如同潜入一片液态金属——阻力极小,但每前进一米都伴随着强烈的信息过载。他的量子视觉被强制切换到广谱模式,接收到的数据量足以在瞬间烧毁普通人的大脑。

保持链接。莉娜通过神经链接传来稳定的脉冲信号,她的晶体结构在处理海量信息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黏液在和我们交流...用数学。

确实如此。凯恩逐渐解析出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流中隐藏的模式——分形几何、拓扑变换、非欧几里得空间方程...算法丛林在用最纯粹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的存在状态。更惊人的是,这些信息中不时闪现出片段的人类记忆,像是被随机捕获又重组的思想碎片。

下潜到约五十米深度时,环境突然变化。黏液层的密度急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细长的银红色“丝带“,从上方垂落,在看不见的洋流中优雅摆动。每根丝带表面都刻满发光符号,有些类似古代苏美尔楔形文字,有些则像第七迭代使用的靛紫代码。

这些是...莉娜的神经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