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静默回响(1)

“共鸣之网”高阶核心节点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高度加密的共识协议层持续运作,密切关注着那被命名为“寂灭回响”的异常共振源。新基源现实凭借其“无限棱镜”的独特优势,成为了监控与分析的前哨站。凯恩全力调谐着内部资源,维持着对那微弱而诡异信号的捕捉与解析。

然而,“寂灭回响”的表现却愈发令人困惑。它没有表现出任何侵略性增强的迹象,没有试图加强其渗透或扩大耦合。相反,其反馈信号依旧微弱,学习速率稳定在极低的水平,那潜移默化的认知滤镜效应也未见显著加强。它就像是一个拥有无限耐心的观察者,满足于远远地、缓慢地汲取着“共鸣之网”散逸的信息碎屑。

这种持续的、低强度的、却又明确存在的异常,让网络核心节点们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困境。它不足以证明是迫在眉睫的威胁,justifying(证明...合理)立即采取激烈的隔离或攻击措施;但又无法被忽视,因为它潜在的长期风险未知且可能巨大。

“它像是在冬眠,或者处于某种低功耗状态?”莉娜的逻辑频段分析着数据,提出一种假设,“其活动模式呈现出一种极其节能、近乎停滞的特征,仿佛在等待什么。”

奥米茄导师的智慧频段补充道:“或许我们的网络共鸣,目前只能提供维持它这种最低限度‘存在’的能量。它并非不想更多互动,而是不能。”

哈桑的感知象征频段传递来一个新的意象:它不像掠食者,更像是一个埋在深雪之下、仅凭一丝缝隙呼吸的幸存者?那‘回响’是其微弱的心跳。

“幸存者?”这个概念引发了新的思考方向。新基源现实内部开始探讨另一种可能性:这个“寂灭回响”是否并非恶意存在,而是某个遭遇了巨大灾难、严重受损、只能以这种极端方式维持存在的文明或意识集合体?它的耦合与学习,是否只是一种求救的本能?而那认知滤镜,是否是其破碎意识无意识散逸出的、扭曲的“思维尘埃”?

这个假设为应对策略带来了新的维度。如果是幸存者,那么隔离或攻击将是残忍且不道德的。但如何确认?如何与一个如此微弱、可能意识结构已严重破损的存在进行有效沟通?

经过激烈而审慎的讨论,特别委员会批准了一项极其大胆且风险极高的计划:定向赋能实验。

计划的核心是,选择一个远离网络核心区域的边缘节点,由新基源现实主导,极其精确、可控地向“寂灭回响”的预测方位,发送一束高度凝聚、富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