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0.药店询价(2)

阳光明斟酌着词句,“有个远房亲戚,以前屋里厢嗯,算是有点底子吧,藏了点老东西。

现在碰到难处了,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就想把以前收藏的几样名贵中药材出手换点钞票救急。

听说大药房的收购价格能高一些,渠道也正规些。

这不,就托阿拉来打听打听门道。”

他顿了顿,看着邬宏涛:“可我哪懂这些啊?两眼一抹黑。这不就想起你来了嘛!

你在济世堂当学徒,接触的就是这些,肯定比我懂行。

我就想问问,像人参、鹿茸、牛黄、犀角这种物事,现在药房收不收?大概啥价钿?有没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有没有啥风险?”

邬宏涛一听是这么“专业”的事情,刚才拍胸脯的豪气顿时收敛了不少,脸上露出“迭个题目有点超纲”的表情。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这个阳光明,不瞒你讲,我才来几个月,主要就是认药、学炮制,跟师傅打打下手。

这种收购啊、价钿啊、政策啊,都是大舅哦,就是阿拉谷主任亲自把关的,我可真不敢乱讲。”

阳光明立刻表示理解:“明白明白,学徒嘛,肯定要一步步来。那你看方便引荐一下谷主任吗?

我就请教几个政策上的问题,绝对不让你为难。”

他语气诚恳,眼神坦荡。

邬宏涛想了想,觉得这要求也算合理,毕竟是同学,问的也是政策不是具体操作,大舅虽然严肃,但讲道理。他点点头:

“行!你等着,我进去跟大舅讲一声,看他现在方不方便。”

“太谢谢了宏涛!”阳光明感激道。

邬宏涛转身跑回药房。

没过几分钟,他又出来了,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大舅正好送走一个客人,有空。走,我带你去他办公室。”

阳光明跟着邬宏涛再次走进济世堂,穿过弥漫着药香的前堂,来到后面一间安静的小办公室。

办公室陈设简单,一张旧式写字台,两把椅子,一个文件柜,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和几张泛黄的奖状。

一个五十岁左右、穿着深灰色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人正伏案写着什么。

他面容清癯,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透着一股严谨和古板的气息。正是济世堂分店的主任——谷永康。

“大舅,他就是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