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但流畅的笔迹,极其缓慢、极其谨慎地在那个“3”的左上角添上了一笔,一个微小的、向下的弧形。
一个原本清晰、坚定的“3”,在他颤抖的笔尖下,扭曲变形,最终成了一个带着明显修改痕迹的“8”。
32,变成了刺眼的82!
做完这一切,李卫东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猛地靠回冰冷的铁皮柜上,大口喘息,后背的工装衬衫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
他死死盯着那个被篡改的数字——82,像个张牙舞爪的怪物,狞笑着嘲讽他的卑劣。
一股巨大的羞耻感和后怕猛地扼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想立刻伸手把那页纸撕掉!
但已经来不及了。走廊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李卫东一个激灵,像受惊的兔子,飞快地将报告塞回档案盒,关上柜门,胡乱抓起旁边一份无关的资料摊开在桌上,佯装查找。
他的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喉咙,手指冰冷僵硬,连翻动纸页都显得笨拙无比。直到脚步声远去,他才虚脱般地瘫坐在旁边的旧木凳上,久久无法平复。
下午两点,厂委扩大会议在厂部大楼那间最大的、铺着墨绿色台呢的会议室准时召开。
空气里弥漫着香烟、茶叶和某种无形压力的混合气息。
田书记端坐在长桌顶端,神情严肃。
他正拿着韩鸣谦最终整理、审核并亲自呈递的讲话稿,向在座的厂委委员、各车间主任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做关于下半年技术革新的动员报告。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鼓动性。
“同志们,技术革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乎我们红星厂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
田书记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视全场,“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就拿细纱工序来说,效率低下,质量不稳,依然是卡脖子的环节!”
他翻动稿纸,找到了报告附件中那个关键的数据支撑点,朗声念道:
“看看这个千锭时断头率!八十二!同志们,八十二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设备老化严重,工人操作水平亟待提高,管理上存在巨大漏洞!
这个数字,触目惊心!离兄弟厂的先进水平差了一大截!我们”
“八十二?”坐在田书记左侧、负责记录的韩鸣谦,原本低垂的目光猛地抬起,锐利如电!
他清晰地记得,阳光明在报告附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