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贾午的种种异常,很快意识到贾午与韩寿有私情。贾充严加拷问婢女后,才知道女儿已经和韩寿私通很久了。贾充把贾午叫来询问,贾午说出了事情经过,并且表示这辈子非韩寿不嫁。考虑到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贾充只好顺水推舟,成全了这对有情人。后人把这个故事叫作“韩寿偷香”。
却说司马衷从小不爱读书,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司马炎对此十分发愁,担心太子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司马衷虽然是傻子,可他的儿子司马遹却十分聪慧,颇有人君之相。司马遹之母谢玖本来是司马炎的侍女,司马炎先教她为妇之道,然后再让她去开导司马衷。司马遹究竟是司马炎的儿子还是孙子,司马炎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他想是儿子也好是孙子也好,只要以后能继位就行。
晋武帝有次与大臣们一起“密封疑事,使太子决之”,以此来证实太子的理政能力。明眼人都知道这次文件批复,事关太子之位是否稳固。当考题传入东宫时,最先拿到试卷的是贾南风,她知道以司马衷的智力水平根本无法作答。没办法,她只能悄悄派人出宫请“枪手”作答,再秘密传送回东宫。
然而贾南风对这些引经据典的答案还是不放心。她将答案传给东宫给使张泓,张泓立马指出:“太子不读书,这事皇帝是知道的,如今答诏里引用了这么多经义,皇帝一定会追查代笔之人,还不如直话直说。”于是张泓另外写了一份文墨粗通的答卷让太子誊抄。司马炎看了答卷后,觉得儿子的思维还可以,也就保留了他的太子之位。
由于担心自己死后继承人大权旁落,晋武帝临终前遗命自己的叔父、汝南王司马亮与自己的老丈人杨骏共同辅弼新君。
杨骏志在振兴弘农杨氏,他知道历史上但凡皇帝驾崩,朝堂总得来一次高层洗牌。既然晋武帝让他做辅政大臣,那就应该好好利用当下的权力,使他以及他背后的家族权倾朝野。于是趁着晋武帝重病昏迷,杨骏与女儿杨皇后合谋,偷偷篡改了晋武帝的诏书。
太熙元年290年4月,晋武帝去世,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即位后,司马亮被排挤出去,杨骏成了唯一的钦命辅政大臣。
杨骏掌权后,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后党全都鸡犬升天,一个以杨骏、杨珧、杨济为主的“三杨”集团正式形成。
作为一个谨慎的小人,杨骏利用辅政大臣的身份制定了一项措施要求:“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总而言之,凡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