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咕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随从说道:“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家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贾南风诛杀杨骏之后,任用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司马亮,字子翼,司马懿第四子,司马昭的异母弟。通常在说到八王之乱时,都是把汝南王司马亮列为八王之首。
在曹魏时期,司马亮就已经历任散骑侍郎、东中郎将,先后封为万岁亭侯、广阳乡侯,这当然是靠父兄的后台。曹髦在位期间,淮南发生诸葛诞之乱,司马亮参加了征讨,可是却打了败仗,司马昭十分生气,免掉了他的官职。不过司马亮毕竟是司马昭的弟弟,所以很快就恢复并提升了官职,拜左将军,加散骑常侍。司马炎即位称帝后,封他为扶风王、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
司马亮在关中时,秦州刺史胡烈为羌人所杀,司马亮派将军刘旗前往救援,兵败。司马亮作为地方军政长官,当然负有领导责任,但朝廷顾忌他的身份,没有打算处分他,只是决定刘旗当斩。此时司马亮为刘旗上书请求免罪。晋武帝很不高兴,下了个诏书说:“今若罪不在旗,当有所在。”意思是说,如果刘旗无罪,那谁有罪呢?结果刘旗的命没保住,司马亮的官职也丢了。司马亮画蛇添足,偷鸡不成蚀把米。好在他后台够硬,很快就复职,拜为抚军将军。
晋武帝大封宗室后,受封的诸王并没有去藩镇,而是留在京师,有些藩王还握有兵权。诸王的存在,对皇帝的统治极为不利。为了消弱诸王的权势,司马亮力主“遣诸王还藩”,太保卫瓘也完全赞成,楚王司马玮因此对司马亮和卫瓘极大不满。
司马玮是晋武帝的第五个儿子,也是诛灭杨骏的功臣,可司马亮偏偏嫌他这个侄孙“有勋而好立威”,免去他北军中候的显赫职务,想把他赶回封国了事。司马玮当时二十一岁,正是少年轻狂、血气方刚的年纪,他怎么能容忍年迈的叔公来排挤他呢?而卫瓘乃西晋开国元勋,他以前极力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白痴。不料晋武帝架不住身边人的说词,最终还是立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充有次对贾南风说:“卫瓘老奴,几破汝家”。意思是她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