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王之乱的折腾,西晋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塞外游牧民族趁机建立多个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史称“五胡乱华”。
所谓“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部落。事实上,乱华胡人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和南凉。前燕是鲜卑慕容部所建,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黄河,南控江淮,北极大漠。后燕是前燕慕容氏的残余势力建立的政权。南燕为慕容德所建,其疆域范围相对较小。西秦由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建立,存在于385年至431年。南凉由秃发鲜卑所建,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短期割据政权。
西晋时期北方汉人人口多达2000万,而在五胡乱华过后,北方汉人却锐减到了400万。当时汉人被胡人视为奴隶甚至是食物,女人被称之为两脚羊。先淫后杀,再把她们的肉与牛羊肉合着煮熟,分给左右大臣们品尝。
“五胡乱华”过程相当混乱,不仅汉夷互撕,而且五胡之间也打成一锅粥。
粗线条梳理一下,在十六国前期有两股相对强大的势力,即以刘渊、刘聪为首的匈奴族建立的前赵,以及以石勒、石虎为首的羯族建立的后赵。特别是石虎时代的后赵,盛极一时,几乎统一中国北方。
曹魏末年,刘渊作为匈奴左部首领刘豹的儿子,以质子身份居住在洛阳。司马氏代替曹魏之后,刘渊继续留在洛阳,结交了当时很多的名士,并且深受司马昭的赏识。刘渊拜当时的名士崔游为师,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渊成人之后,晋武帝召见刘渊,与他交谈,非常赏识。晋武帝两次想任用刘渊,但都被当时的大臣孔恂劝阻了。孔恂说:"臣观元海之才,当今惧无,陛下若轻其众,不足以成事;若假之威权,如蛟龙得云雨,非复为池中物也。"
于是刘渊被搁浅。不过非池中物的刘渊终于等到了他的"风云",这个风云就是八王之乱,刘渊从此化为蛟龙,在中华大地上翻云覆雨。
当时的成都王司马颖经常受到乌桓和鲜卑的骚扰,刘渊对成都王说,"今二镇跋扈,众十余万,恐非宿卫及近都士庶所能御之,请为殿下还说五部,以赴国难。”意思就是他可以把他的旧部召集回来帮司马颖对抗乌桓和鲜卑。
司马颖接受了刘渊的建议,拜他为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