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江城穿越之面团里的非遗(2)

匠心

再次睁开眼时,太阳穴传来一阵胀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柳记面塑”的木桌上,面前摊着没揉好的粉面团,指尖还沾着没干的面粉。手机在兜里震得发烫,弹出平台提示:“今日直播时长不足,推荐流量减少”,屏幕亮度刺得人眼疼——昨晚直播到11点,高血压犯了,现在凌晨1点刚眯了会儿,就得强撑着继续揉面团,今天要教捏“福袋面塑”,得提前醒好3种颜色的面团,不然直播时面团太硬捏不动。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柳玉茹。

摸向太阳穴,胀痛感越来越明显,昨晚吃的降压药好像没起作用。梳妆台的镜子前,摆着三样“直播道具”:孙女帮写的“直播话术”,第一条是“家人们点点关注,下次开播不迷路”,被我划掉改成“朋友们关注下,教你捏好看的面塑”——实在说不出“家人们”那三个字,总觉得太生分;非遗面塑传承手册第5页被折了角,上面写着“传统糯米面配方:糯米粉8斤、麦芽糖2斤、天然果蔬汁调色,不能改”,是师父当年亲手写的,纸页已经泛黄;还有张打印的网友“差评截图”,“太慢了,不如买现成的”“颜色不好看,没网红款鲜艳”的字样,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镜中的自己,眼底的血丝像爬着红虫,头发也乱了。我找出孙女给的眉笔,轻轻描了描眉毛——她上周说“奶奶直播要精神点,年轻人喜欢看干净的样子”。可手却不听使唤,眉笔在眼角画歪了,像道没擦干净的痕。想起儿子昨天发来的消息:“妈,别直播了,我每月给你打钱,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却不能停,这店是师父传下来的,要是在我手里断了,九泉之下都没脸见他。

晚上8点,直播准时开始。我把手机架在三角架上,镜头有点歪,调了半天还是没对准木桌,弹幕里很快飘出“镜头都不会调,还直播”“浪费时间”的评论。我没慌,拿起面团笑着说“朋友们别着急,奶奶慢慢来,面塑也得慢工出细活,调不好镜头,咱们就先看面团”。说完开始揉面,掌心的温度慢慢揉软面团,粉白色的面团在手里转着圈,像团柔软的云。

刚捏出玉兔的雏形,耳朵还没来得及捏薄,就有网友刷“能不能快点,我还要看别的直播”“别磨磨蹭蹭的”。我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心里有点发紧,却还是说“这玉兔的耳朵要捏得薄点才灵动,快了就没那股劲儿了”。说着把手机镜头拉近,让大家看指尖的动作——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面团边缘,一点点往外拉,粉面团慢慢变成竖起来的兔耳朵,薄得能看见灯光,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