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巴赫的配合程度远远超出了路德维希最初的预计,他怎么也想不到对方明明占据着不小的优势,竟然已经在考虑退路了。
但认真思考之后,路德维希又觉得异常合理——对啊,安森巴赫他不是每次都这么干的吗?
除开在雷鸣堡时的被逼无奈,在克洛维城组建风暴团,同时和父亲路德弗朗茨总主教与陆军部勾勾搭搭,在瀚土战争时擅自与弗朗索瓦家族联络,在殖民地一边自称忠臣与国内要增援,一边控制领土自立门户
不到万不得已,安森巴赫根本不会拼命,从来都是绞尽脑汁的给自己找后路;既然如此,作为他兄长的克里斯蒂安有想要离开克洛维城的想法,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可一旦接受了对方的条件,全新的问题就迅速摆在了路德维希面前——他该找谁代替克里斯蒂安巴赫,成为国民议会的议长呢?
首先克里斯蒂安本人成为议长就存在一定的意外,那时国民议会草创,谁也不把它真正当回事,而现在它已经是克洛维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毕竟国王已经不在了。
克里斯蒂安巴赫本人几乎是靠着惯性,以及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外加安森巴赫源源不断的战功在给自己背书;要找人取代他,那此人必须有相当高的威望,至少能让大家接受才行。
路德维希首先排除了自己,让他亲自和代表们打交道简直可以考虑自杀;紧接着他想到了博格纳子爵,保王派都完蛋了,此人已经毫无威胁,或许可以借此拉拢。
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双向的,因为保王派完蛋了所以博格纳子爵毫无威胁,可正因如此,要怎么让议会接受一个前保王派领袖,成为新的议长?
这个难度已经不能用“艰巨”形容了。
情急之下,路德维希甚至主动劝说克里斯蒂安巴赫,让他不要这么快放弃议长的席位,至少在自己找到合适的代替人选之前再委屈一阵,确保国民议会能够正常运行。
对手的让步,就意味着到吹响进攻号的时候了克里斯蒂安非常勉强的答应下来,但也立刻提出要求,首先既然要继续工作,那么他就得和其他派系联络,所以路德维希不能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
另外他需要和安森巴赫碰面,为了避免双方产生矛盾,路德维希不能再继续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更不能明面上监视自己的行动。
路德维希全部答应了,只要求未来一周克里斯蒂安必须每天都和自己碰面,交谈时间不少于四十分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