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了!协调会议、多边谈判的日程都排死了,国内审批卡在这里,我们律所承担不起这个责任!金成的招牌不能砸在这个项目上!”
她猛地停下脚步,锐利的目光射向方允。
方允腰背挺直,声音却透着无奈:
“我明白,秦总。我立刻组织团队和外部生态专家,尽快补充他要求的分析报告”
“补充?来不及了!”
秦岚断然否决,她走到方允面前,眼神带着一种审视。
“方允。”她的语气忽然缓和下来。
“明天晚上,国宾酒店紫宸厅,有个半公开的商务晚宴,主办方是国字头的投资集团,出席的都是重量级人物,几个参与新丝路项目的g企老总、相关部门的一些司局级领导”
她刻意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最重要的是,张明宇也在受邀之列。”
方允瞬间明白了秦岚的意图。这种场合她太熟悉其中的游戏规则了。
“秦总,您的意思是”她保持着面上的平静,等待秦岚的下文。
秦岚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不容拒绝的期许: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这种非正式场合,气氛相对轻松。你和陈律师跟我一起去,以律所高级合伙人和项目首席法律顾问的身份。
找机会,和张司长‘偶遇’一下,聊聊天,敬杯酒。探探他的口风,看看他到底对项目有什么‘真知灼见’,或者有什么别的顾虑需要我们‘协助解决’的?”
秦岚的意图昭然若揭:她想利用晚宴这个模糊了正式与非正式界限的场合,尝试用“人情世故”来撬动张明宇这个“钉子”。
这种手段在商界和体制边缘地带很常见。
方允十分清楚这种操作的微妙与风险。以张明宇的老辣深沉,这种场合的试探很可能如同泥牛入海,徒劳无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但,项目悬在悬崖边上,金成的压力泰山压顶
“我明白,秦总。”方允神色一肃,属于律师的敏锐和决断瞬间压过了心底的犹疑。
“这确实是目前最直接、也最有希望破局的机会。我会和陈律师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