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章 对口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4)

,然后说明退款方案,和互联网公司那边也谈好,到时候该摇号摇号,该退款的退款。”

“好!”

于梦霞听罢点头离开了。

赵奕还来不及休息一下,又有个经理走了进来,是主管制造的孙弘文,他说起了汽车制造的问题。

无限动力汽车已经开始下线了,但是,每天大概只能装配三十辆左右。

孙弘文说道,“最大的限制,不是制造,而是调试,光能接收转化器的调试。我们已经想尽了办法,但是人手远远不够。”

“长远汽车那边,每天能下线几百台,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生产,但是咱们这边,根本就忙不过来。”

赵奕仔细想想才明白过来,是调试光能接收转化器人手不足。

光能接收转化器的调试工作,是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进行的,调试,也就是和聚能卫星建立信道。

这个工作需要用人工以及对应的电子设备,不断对内部空间光能传输设备的微型光束,进行一系列针对‘解密’的调整。

每一台空间光能传输设备都对应一个特殊的密匙,而每一个密匙都需要对上百甚至几百的微型光束,进行方向的细微调整。

密匙解析并不是问题,因为公司有相关的技术组,专门去设定解析密匙,每一台车都对应一个密匙,会下发到专门负责调试空间光能传输设备的工作组。

问题就处在调试空间光能传输设备的工作组上--

人手严重不足!

这个工作对于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因为不牵扯到底层的理论,也根本没有保密问题可言,只需要根据密匙调整光束的方位而已,但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就像是最简单的修理电器,一定要对于电器内部设备有相关的了解。

显然。

很难找到对于空间连接设备有深入了解的人。

所以调试空间光能传输设备的工作组,也根本没办法从外面招到人,只能一大堆的高学历、高技术的博士,重复的去做光束微调工作,而他们本来做的是高科技的研发工作。

这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

赵奕仔细想了一下,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他忽然想到了空间科技信息公司,空间科技信息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有很多微型光束方向校对的工作,都是由高学历人才完成的,有的甚至是电子、机械、光学等专业的教授。

“专业技术人才,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