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章:大唐版国债(3)

李世民闻言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咬牙问道:怎会只有五十万石?朕登基时,便下令扩建含嘉仓,为何存粮不曾反减?

杜如晦苦涩的道:陛下,含嘉仓的确是扩建了,可连年征战粮食,再加上各地灾情不断,,朝廷收上来的粮食根本就来不及补充含嘉仓,就被发往各地。

其实这也是文臣跟武将之间最大的矛盾,文臣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府库充盈,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而武将想要功劳、赏赐,加官进爵,那就只能在马上征伐,至于筹集粮草,那是文官的事,他们只管胜败。

李世民也知道这事不能怪罪这些文臣。

事到如今,诸位爱卿可有方略?

杜如晦跟房玄龄相视一眼:事到如今,唯有两策,一则积极筹措粮食充盈粮库,以备不时之需,二则照秦县男所言,从关外等地收集家禽,于关中各地放养,使其尽量减少蝗灾规模。

嗯,就按杜爱卿所说的办吧。李世民见其他官员也没有更具建设性的意见,也只好叹了口气,按照这个方法去执行。

众人离开后,杜如晦跟房玄龄却并没有走。

杜爱卿、房爱卿还有何事?李世民沉声问道。

杜如晦躬身下拜:陛下,臣所言第一策实则效用不大,如今正值春耕,老百姓手里根本没有多少粮食,若是强行筹措,怕是会导致各地动荡,如今之计,唯有从世家大族手上购置粮食,只是府库空虚.......

现在摆在李世民面前的就是,老百姓已经很惨了,而且正值春耕,要是盘剥老百姓,无疑就是断了老百姓的生路,弄不好就闹出隋末的动荡来,到时候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也会趁机作乱,从世家大族手里买粮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他没钱。

若是,朕不给钱呢?李世民语气阴森的道。

杜如晦跟房玄龄闻言大惊:陛下,万万不可,若是用强,只怕世家大族离心离德,动摇大唐基业啊。

唐朝之所以能够坐稳江山,其实跟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至少关陇贵族都是鼎力支持的,至于五姓七望,虽然暗地里瞧不起李家,至少表面上还是服从唐朝管制的。

一旦动用武力撕破了脸,虽然可能解决了一时的饥荒,可埋藏下来的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李世民一筹莫展时,杜如晦忽然咬牙道。

陛下,不如问问秦县男

、云县男可有良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