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章 :自嘲与论诗(5)

的诗,即便是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哪怕你不了解诗句的真正含义,依旧可以单单被诗词的文字所震撼。”

李佳闻言眉头紧锁:“那照你这么说,唐宋之后就再也没有好诗词了?”

“怎么会没有?元代有唐温如: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明代有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清代也有龚自珍: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李佳笑了笑:“看出来了,你喜欢豪放派的诗,那现代就没有一首你觉得好的诗吗?”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首。”

“哦?”

“教员的诗,每一首都比这些所谓的朦胧诗要高出不知多少个档次。”

李佳:

秦浩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同济诗社的传播下,这首“自嘲”竟然在上海大学生群体传开。

有的人觉得这首诗狗屁不通,有的人却觉得很有韵味。

一来二去的,竟然有不少喜欢诗歌的同学记住了秦浩的名字,最明显的就是,秦浩书桌里,总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有真正跟他讨论诗歌的,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女生写给他的情书。

弄得班上的男同学一阵羡慕嫉妒,为此还给秦浩取了个外号“万人迷”,什么破玩意,弄得秦浩不堪其扰,好在最后班主任发现了这个情况。

本着严防大学生恋爱的“红线”,班主任连忙跟辅导员组织了好几场班会,大谈特谈大学期间恋爱的“危害”。

秦浩自然就成了“活靶子”,一堂班会课至少要被提及十几次。

对此,李佳破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以前她最不耐烦的就是开班会了,可现在每回开班会她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不知不觉,时光飞逝,眼看1983年也走到了最后的12月,再过两个礼拜元旦节,即将步入1984年。

趁着礼拜天,秦浩在学校门口小卖铺打了个长途回苏州,学校里面小卖铺虽然也有电话,但是八毛钱一分钟,简直就是在抢钱,外面这家就要便宜不少只要六毛。

电话那头是李一鸣爷爷接的,李一鸣还在观前街摆摊,小卖铺则是交给他爷爷看着,一家人都在赚钱,要说起来小巷里就数他家最有钱。

“浩子啊,你等着,我这就去叫宋莹来听电话。”

“麻烦李爷爷了。”

过了几分钟,宋莹喘着粗气接通了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