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五三章【赞赏与批判】(求订阅)(2)

“故事的情节也许会有失真,但谁又敢说这不会是真实的命运,天意难测,爱情亦是如此。在最后的结尾处,周卫民听着林希讲述自己父母的故事,突然间泪流满面,一句话不说,默默地从脖颈下的衣服里拿出一个吊坠,这个吊坠正是当年林希的母亲宋红清月送给爱人周河的,一切真相大白,这样的情节设计看似薄弱失真,但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天意会不会真得出现。”

“也许等到静下来时才发现,在这浮躁、喧嚣的尘世间,原来当我们经历过那么多世俗的磨砺之后,内心深处那份单纯美好的情感始终没有改变。在某些内心感动、柔软、温润的时刻,它依然会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轻声唤醒。林有成这部的名字是假如爱有天意,而不是爱有天意,一开始就有‘假如’二字,也许是一开始就想到了假如爱有天意,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况且失真又如何,毕竟这只是假如!”

很显然,周瑾的评论文章也得到不少读者的认同,林有成的这部名字中就有“假如”二字,而且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关于爱情,没有人性与赎罪那些复杂的内容,一如当初林有成之前的,而这也同样是这部的可贵之处,看似质朴无华的文字,简简单单两代人的映射,新的故事新的爱意与旧的眷恋不断交织,使得故事充满了美妙的戏剧性。

戏剧性,何尝又不是另外一种天意。

因为林有成这位文学大佬的影响力,可以说即便是林有成写得一篇散文或者诗歌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关注,现在更不用说还是林有成擅长的爱情,自然就会引起非常大的讨论。

这样的讨论不单单是在文学评论界,在青年读者中间也会有非常大的讨论。

像是在燕京大学的未名湖畔这样的地方,自然也就会有热爱文学的青年学生们在激烈地交流碰撞着各种看法与观点。

有学生就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道:“林有成这部以母亲的信为主线,通过视角的转换穿插,写了两代人青涩、纯真、甜蜜的爱情,干净得没有一丝杂物。看似两条线的故事,最后却奇迹般地通过一条吊坠联系在一起,周河和清月没有书写完的爱情故事,由他们各自的孩子卫民和林希来写完,真得特别感动,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林有成就是在告诉我们爱要大胆说出来,不要深藏心底,那样只会让两个人都难受,留有遗憾。”

“你说得没错,相爱就应该要勇敢在一起,不应该辜负这一份缘分。”

很显然,对于这样的看法,也是这些学生的心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