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四章废弃技校疤脸飘(三)(5)

“赵磊说过,他们的发动机图纸是最先进的,就算拿不到奖,也要让更多人看到。”

她从铁盒子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林砚:“这是我托人查的,当年全国技能大赛的评委,现在在上海的一家机械研究所当所长。你把图纸给他,告诉他,这是红星技校的孩子们做的。”

林砚接过信封,指尖触到里面的信纸,很厚实,像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

“还有这个。”张淑敏把录音笔和医务室日志放在一起,“交给媒体也好,交给档案馆也好,总要有人知道,有三个孩子不是死于意外,他们是为了真相死的。”

那天晚上,林砚住在张淑敏家的沙发上。老太太睡着了,呼吸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在枕头上。林砚看着窗外的霓虹灯,想起陈阳在技校屋顶上抽烟的样子,想起赵磊在录音笔里清亮的声音,突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填满了。

或许真相无法改变过去,无法让死去的人复活,无法让活着的人忘记伤痛。但真相本身,就是对那些年轻生命的尊重,是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响亮的回声。

林砚在上海的机械研究所见到周所长时,他正在看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蓝色工装,站在一台机床前,笑容和赵磊有几分相似。

“这是我师弟,”周所长指着照片说,“当年也在红星技校,比赵磊他们早几届,可惜后来在工厂事故里没了。”

林砚把图纸递过去,周所长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看着,手指在齿轮结构上轻轻滑动。“这设计太了不起了。”他的声音带着惊叹,“二十年前有这水平,完全能拿金奖。”

他翻到最后一页,看见那个小太阳图案,突然红了眼眶:“赵磊这孩子,当年我去技校讲座,他追着我问了一下午问题,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砚把录音笔和日志交给周所长:“这些是他留下的证据。”

周所长听完录音,看完日志,沉默了很久。窗外的阳光落在他的白发上,像一层薄雪。“我会把这些交给相关部门,”他说,“虽然过了追诉期,但至少要给孩子们一个名分。”

他拿起图纸,眼神坚定:“这个发动机模型,我会让研究所的团队完善它,争取能投入生产。就用‘红星’命名,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群技校学生的心血。”

离开研究所时,林砚收到了张淑敏儿子的短信:“母亲凌晨走了,很安详,手里攥着赵磊的校徽。”

林砚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眼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