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怒江佤族飘(三)(4)

汉语不太流利,说话时一直攥着脖子上的珠子。

岩龙拿出奶奶的照片,递到阿月面前:“我是岩龙,这是我奶奶,她是你父亲的嫂子。我们来找你,是为了平息秘境能量失衡,救怒江的山水。”阿月看到照片,眼泪突然流了下来,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珠子:“我母亲临终前告诉我,这串珠子是‘守脉珠’的一半,另一半在巴饶克老寨的地宫里,只有把两半珠子合在一起,才能驱散‘黑飘写’。”

阿月告诉众人,巴饶克老寨的地宫在老寨的神树底下,地宫的门需要用“佤族三色米”才能打开——红色的米代表火,白色的米代表水,黑色的米代表土,这是佤族祭祀时用的圣物。而“佤族三色米”只有在佤族新米节时才能制作,可现在距离新米节还有三个月,根本来不及。

“我有办法。”林砚的母亲突然开口,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陶罐,陶罐里装着三种颜色的米,“这是当年叶梅送给我的,她说如果有一天需要打开地宫,就用这些米。这些米是用秘境的泉水泡过的,和新米节的圣米有一样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众人跟着阿月前往巴饶克老寨。老寨坐落在独龙河畔的山谷里,周围长满了荒草,房屋大多已经倒塌,只有中央的神树还立着,神树的树干上刻满了佤族古符,符文中渗出黑色的汁液,和飘写林神树上的一样。

阿月走到神树脚下,蹲下身,用手指敲了敲树干。树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洞口,洞口里黑漆漆的,隐约能看到台阶。她从脖子上取下“守脉珠”,又接过林砚母亲手里的“佤族三色米”,将米撒在洞口前:“地宫的门会在米变成金色时打开,我们要在这之前做好准备,里面可能有很多‘黑飘写’。”

“佤族三色米”撒在地上后,慢慢变成了金色,洞口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众人拿着手电筒走进去,地宫的台阶很陡,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咚咚”的回声,像是有人在跟着他们。

走到底部后,眼前出现了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厅的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黑色的盒子,盒子里隐约有红光闪烁——那是“守脉珠”的另一半。可就在他们准备靠近石台时,周围的墙壁突然渗出黑色的雾气,雾气聚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个黑色的人影,人影的眼睛是红色的,嘴里发出“嗬嗬”的声音——这就是“黑飘写”。

“大家小心,‘黑飘写’会吸食人气!”阿月立刻将“守脉珠”举在胸前,珠子发出了蓝色的光芒,“黑飘写”看到光芒,往后退了几步,可很快又围了上来,数量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