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媒体的吹捧,学者的好奇,越是天才就越自信!(3)

下午,提升0.4%。

如果研究没有阻碍,花费几个月时间也能够完成。

前提是,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专心去思考。

这么一想,难度也不低。

张硕摇了摇头,趁着最后时间去食堂吃了个饭。

等回到了宿舍里,他就见黄凯激动的迎过来,“张硕,你终于回来了!”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你太牛了!”

“你和那个欧洲人一起合作的研究,竟然能证明高能所cp组不可能发现cp破坏信号”

张硕愣了一下,“连你都知道了?”

黄凯拍着胸部,自信的道,“那当然了,我可是时刻关注你的研究!”

“看,新闻!”

他说的拿出了手机,翻开了一页新闻递给张硕。

张硕愕然。

这才明白黄凯是怎么知道的。

他早出晚归,根本没有说过自己的研究。

在去高能所计算中心前,就连罗勇军、孙兴利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媒体做报道了。

黄凯递过来的新闻报道,是对于核子组织数据中心发布信息的论述,直白来说,就是翻译转载。

这种正统的报道很难吸引人,根本没多少人能看得下去那些复杂的介绍。

张硕也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

好多媒体的报道围绕他个人来进行,也有一些媒体则是谈起了研究对cp组的影响问题。

这就是倾向性的问题。

国内的报道和国外的风向是不一样的。

国外的报道倾向于突出阿戈斯蒂尼团队以及研究本身,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围绕张硕,因为张硕是一个中国博士生。

一个国内在读博士生和一个国外著名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本身就是吸引人的点。

南江报发布的内容就具有代表性,“张硕是苏东大学的在读博士。”

“阿戈斯蒂尼团队是核子组织重要的数据小组,他们特别来到苏东大学找张硕进行研究合作,说明张硕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级别。”

“这体现了苏东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张硕是特例,也不是特例。苏东大学的教育水平,已经在跨入了国际一流水准,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