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航天飞船,登陆火星计划!(2)

换句话说,真正去研究引力场特性,从事引力技术相关基础物理实验的就只有张硕的实验团队。

其他了解技术的团队之所以不做研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力设备是很贵的。

一个研究团队能有一套完善的引力设备就已经很不错了,成本价值达到几个亿甚至更高的设备,可不是轻易就能制造的。

其他原因还包括人才问题。

那些从事引力技术研究的团队,大多数研究员对于理论的认识不足,了解理论并能从事实验研究的人才是很少的。

这主要还牵扯到引力技术的保密性问题。

总之,实验大获成功,研究的影响力也很大。

在实验进行上报以后,上级老师立刻打电话过来询问。

仅仅三天之后,就有三个老师组团来到实验基地,包括朱老师、李老师和赵老师,每个老师都对于新技术非常感兴趣。

引力技术的提升,会让技术本身的实用性以及应用潜力大幅增加。

引力技术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放在航空航天领域就是个华丽的鸡肋,因为没有相应的能源技术支持,根本就不具实用性。

在有了氢弹电池以后,引力技术顿时有了实用性。

腾云-1型,就是引力技术应用于航空领域的结晶,但腾云-1型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灵活性就是最大的缺陷。

现在引力技术大幅度提升,增加强度的同时,覆盖范围也大幅度增加,实用性必定会迎来质的突破。

原来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航空航天应用就都可以实施了。

在来的路上,好多专家就分析过,“引力技术的覆盖范围更大,强度更高,就可以以引力技术作为动力,不再需要其他的动力系统。”

“尤其是覆盖范围,影响更大,用引力技术作为动力内核,引力设备三百六十度旋转,就就可以灵活的调整方向。”

这个问题很重要。

腾云-1型飞船上,最大型的设备就是引力系统,引力方向也是单一的,因为飞船方向不可以随意调整,可控性就非常差,引力场方向只能维持向上。

引力技术本身来说,是可以进行上下调整的,但调整的技术性很复杂,飞船设计根本就不会考虑。

现在就不一样了。

引力技术覆盖范围扩大,就代表能用引力技术作为飞船的内核,相当于一个灵活的部件,一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