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项全新的物理,组织反重力国际会议!(3)

但是,要找到方向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

这里是数据指的就是不同叠加力场强度,给材料带来的磁性强度数值。

材料,不是一种材料。

叠加力场,也需要分强度去进行实验。

两者加在一起,就需要很多的实验,考虑到制造不同强度反重力场,调整设备再实验,都会消耗不菲的经费,再加上制造叠加力场的需求,想要得到大量相关数据,可以称作是系统性的大工程。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就只是一个团队而已,研究人员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十人。

国内还有另外两个反重力团队,就是科学院物理所的团队,以及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组建的反重力实验团队。

两个团队都是全新的,也只有相关基础技术,暂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研究。

王浩思考着叹了口气,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是要慢慢来

工作之余。

王浩也打开电脑浏览一下网络信息,他打开了微薄发现了好多的留言。

因为每天收到很多的留言,他只会看那些关注人的消息。

有好几个知名学者,都做出了同样的提问,王院士,我看了你发表在自然的论文,强湮灭力真的存在吗?

强湮灭力,到底该怎么理解?是超越三维的高维,还是宇宙可能存在的强空间挤压?

王院士,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黑洞,中子星等高密度星体是否和强湮灭力有关?

王浩连续看了好几个留言,发现都和强湮灭力有关。

他干脆发表了一则消息,看到很多人问我‘强湮灭力,有关的问题。

这里,我声明一下。

强湮灭力,是我的学生海伦欣顿和陈蒙檬一起进行的研究,我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方向。

另外,我确定强湮灭力存在。强湮灭力论文中,所出现的‘粒子性态弱化,的解释,我个人认为是真实的。

王浩发布了微博信息以后,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和评论,关键字‘强湮灭力,,一时间都冲上了网络热搜榜单。

由此可见,他的个人影响力有多大了。

王浩并没有特别去关注,他认真看起来邮箱内容,他每天收到很多的邮件。

其中

有好多是高校、会议邀请,也有国内外学者发邮件过来询问问题,还有的则是工作上的事情,等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