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消息以后,并不觉得是好现象,预订了新一期内容,根本连下载都不下载,针对个人而言,肯定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研发经费,不需要依靠个人去捐款,湮灭理论与物理期刊也不需要。
王浩想想干脆到网络上,发布了一则打趣的消息—
湮灭理论与物理是非盈利目的学术期刊,盈利过多,钱只会放在账户里发霉。
如果大家想捐款,我个人倒是不介意提供银—行账—号!/大笑/大笑/大笑。
等消息上传以后,王浩轻轻摇头满脸无奈,对旁边的张志强说道,看好了吧?影响力太大也真是很烦恼啊!
张志强沉默了一下,忽然讨好的说道,要不这样,王浩,你再发一条消息,把我的银—行账—号贴上去?
滚!
湮灭理论与物理期刊的成立,似乎和其他机构没有关系,但任何领域都存在竞争。
学术期刊领域也一样。
数学新进展主编布鲁斯—普利策,就因为湮灭理论与物理期刊感到很郁闷,他觉得今后的数学独家'没有了。
如果王浩再有什么新的数学成果,肯定会选择发布在湮灭理论与物理上。
自然杂志物理编辑部的主编坎贝尔也有同样的感觉。
之前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实验成果,王浩的湮灭理论研究成果,都会选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以后肯定没有了。
同时,数学、物理学术期刊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即便湮灭理论与物理才刚刚成立,影响力肯定比不上最顶尖的学术期刊,但依托于最顶尖的湮灭理论、超导材料研发机构的支持,肯定会发布一些重大科技前沿研究成果,也肯定会受到国际数学、物理界的关注,未来的发展都可以用'不可限量'来形容。
但是,最着急的不是学术期刊机构,而是一些学术奖项评选机构。
比如,著名的诺贝尔委员会。
看到湮灭理论与物理期刊成立的新闻,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
格兰—伯哈德—安德森,脑子里就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等机构,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新期刊,也同样可以发展一个物理奖项?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超导工业公司,再加上王浩巨大的个人影响力,成立一个物理奖项,也许过上几十年,就可以和诺贝尔相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