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技术实现赶超,大订单?王浩:卖,为什么不卖!(4)

开始了分析计算,再继续则是代入了一些原来的实验数据,列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行,又一行

等写了十几行内容的时候,会议室的人已经看不懂了。

王浩还在继续用笔写着,他的手部动作不间断,到后来甚至连思考都没有,就仿佛像是对照什么内容在抄一样。

一行。

又一行。

直到写了半个大白板儿的内容以后,他列出了一个代数的数列组合,再用之前的函数做了一个计算,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王浩写完了以后,再从头到尾审视一遍,轻呼了一口气,转过身道,“有百分之34的可能性,f射线强度为6.8。”

“,概率上来说,基本上呈现均匀分布”

这一刻,会议室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在消化着刚才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想到,f射线强度还能够用数学方法进行精准的预测。

最重要的是,王浩做计算只用了不到十分钟。

他在中途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实验信息,比如说磁场强度、铁的磁化反应数据等,也就导致分析变得更加复杂。

在后续的计算过程中,他还迅速的求解了一个复杂方程。

那真的是一个复杂方程,当写出来的时候,其他人都没不知道该怎么求解。

他们是做实验物理,但数学水平也是不低的。

王浩很轻松的求解出来了。

“这就是差距啊!”

“如果不是刚才,我都差点忘了,王院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学家,数学分析就是他的老本行啊!”

“对啊,我记得最初知道王院士,他有好几个研究成果都和数学分析有关。”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不知道吗?”

“听过,太复杂了。”

向乾生忍不住小声叹道,“我和颜静、肖新宇,还一起研究了好半天,早知道让王院士计算就好了。”

“那你们怎么不计算?”

“水平不够啊!”

王浩没理会其他人的惊讶,而是在思考‘6.8’这个数值。

f射线的强度预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够制造出赶超f射线强度的力场,又或是以新技术制造出同等强度的f射线,新技术就可以确定赶超了老技术。

那么他们就可以放弃老技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