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万和一千亿,所以说,王浩等于一万个我?(4)

过十亿美元很轻松。

看看国际湮灭力场组织就知道了。

即便是有反重力技术以及公开资料支持,花费一百多亿美元以及一年时间,也只制造出了4倍率左右的强湮灭力场。

他们的研究之所以很轻松,是因为有‘正确方向’指引。

正确方向实在太重要了。

其他科技上举例来说,他们早已掌握超导电池技术,并使用超导电池制造出了空舰系列飞行器。

阿迈瑞肯方面,则一直没有研究出来。

王浩和第二决策人以及徐老师谈了很多,也说起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研究才是正确的。”

“他们制造的强湮灭力场倍率不高,但也只是对比我们而已,如果没有我们,他们就是最先进的。”

“只要顺着方向去研究,就有希望不断提升,到时候,发现f射线也很正常”

“可惜了尤拉尹-诺沃提尼”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走在了湮灭力场实验组最初的方向上,就是不断研究提升湮灭力场的强度,再结合磁场挤压的方向进行研究。

如果继续下去,早晚会发现f射线。

现在

难了!

在失去了阿迈瑞肯方面的支持以后,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连制造第二台设备的资金都是问题,组织是否能维持下去也成了未知数。

在和王浩谈了一下湮灭力场的研究问题后,第二决策人和徐老师顿时变得心情舒畅。

他们感觉有两大收获。

一个是了解到阿迈瑞肯的新计划走错了方向。

另一个就是f射线的问题。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有机会发现f射线,可他们的研究已经进行不下去,再继续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未来很多年内,f射线都会是国内独有的技术。

领导组参观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就直接去了f射线实验基地,f射线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还申请了f射线持续性做进一步研究项目,也就是‘超导武器项目’。

廖建国对于新项目非常期待,一路上给领导组做着介绍,“王浩院士的新实验研究,发现了f射线的可持续性。”

“其关键就在于内部的热源强度。”

“我们和王院士一起进行过讨论,都认为内部热源的最佳选择是小型核反应堆。”

“如果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