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千万和一千亿,所以说,王浩等于一万个我?(6)

,“对了,核聚变相关技术研发,千万不能影响到f射线相关技术研发。”

“哦”

汤建军顿时感觉受到了双重打击。

领导组的最后一站是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廖建国和汤建军过来了。

他们跟着领导组一起查看了制造f射线的新设备,并对于新设备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王浩很快也来了。

徐老师想起了汤建军说的‘超级武器和控制核聚变技术’的相关性,就针对的问了起来。

王浩肯定了汤建军的说法,“两个研究确实有很大的相关性。从理论上来说,f射线的发生设备非常适合作为核聚变反应的容器。”

第二决策人忽然开口问道,“既然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要研究控制核聚变?”

“这个”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可以适当研究一下,但主要还是底层基础。现有的湮灭力场技术,作为核聚变反应的容器,容错率还是太低了。”

“问题最主要处在材料上。”

“我们使用的是高压混合材料,高压环境本来就有危险,再加上高功率、高磁等环境”

他说着摇了摇头,继续道,“如果能采用金属材料,比如说,升阶材料制造出反应容器,才是最好的选择。”

“到时候,容错率也会大大提升。”

徐老师疑惑的小声问道,“王院士,我记得你不是说过,升阶材料制造湮灭力场会受限”

“不是一个问题。”

王浩道,“核聚变控制需求的容器环境,不需要太强的湮灭力场,强度倍率在4左右就足够了。”

“这就是两个研究的区别。”

第二决策人和徐老师顿时明白过来。

第二决策人思考着问道,“如果进行核聚变的研究,王院士,你觉得多久能实现制造出第一台稳定设备呢?”

“五年、十年?也许吧。”

王浩不确定的说道,“在没有金属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发生技术前,我暂时不会考虑做这个方向的研究。”

“有点可惜啊!”

第二决策人觉得相对可控核聚变技术,十年的研发时间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他马上承诺说道,“王院士,你什么时候有想法了,我们肯定支持的,经费方面不用担心。”

“湮灭科技公司马上要成立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