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技术!(5)

“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亲眼看看了。”他就只是随便应付一句。

爆炸?

艺术?

这个汪百川有点极端啊。

反正王浩是不理解这些核工程专家对于核爆炸的狂热。

氘氘反应是必须要做的先期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测定反应强度和材料密度之间的之间。

以此,才能论证反应控制问题。

这个项目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氘氘反应点火。

即便是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也只有一亿摄氏度,根本无法达成氘氘反应的点火条件。

所以氢弹应用的是反应强度更高的氘氚反应。

好多知道项目内容的学者,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已经知道拥有一种全新的点火技术,很可能和强湮灭力场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科技部门也是这么想的。

徐老师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只是不知道具体效果怎么样,他在项目申请文件上签了字,还特别打电话让廖建国的研究组配合。

在诸多的关注下,第一次氘氘反应测定实验,先期准备工作迅速做好了。

实验定在沙漠的边缘。

这里周围百公里都是无人区,距离f射线实验基地有两百公里,f射线实验团队将会应用内部有核反应的发生设备进行点火。

两百公里,距离还是非常远的。

这也是一次对f发射发生技术的检验。

在实验通过审批的第一时间,廖建国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准备,他们启动设备释放f射线,连续进行了十几天时间,发射了几十次f射线,并把设备完全调整好,才确定了实验地点。

简单来说,不是让f射线瞄准反应材料,而是把反应材料放置在f射线的目标位置。

这样才能保证一击命中。

当天。

汪百川亲自带队到实验地点,检测高压缩的氘氘材料以及一些埋在地底深处的设备。

团队里有好几个核专家,就连王烨都禁不住好奇过来看看。

本来是想着到了实验地点能看到点火团队,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来,“点火团队呢?”

“保密这么高级?连人都见不到?”

“会不会等我们离开以后,他们才过来布置?”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