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4)

诺沃提尼和布莱恩带着惊喜离开了。

反物质,确实是个很符合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正反物质相互抵消并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个过程就是纯能量爆炸。

虽然反物质的存在性依旧没有得到明确的证明,但人类对于反物质的研究也是有进展的。

早在1995年,欧洲核子组织进行的粒子对撞实验,就‘疑似’发现了少量几个反氢原子。

2010年,欧洲核子组织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也就是少量的反氢原子。

这并不是‘反物质存在’明确的证明。

欧洲核子组织俘获反物质的方式,就是通过强子对撞机进行实验,之后做非常复杂的数据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有‘少数的单个原子’消失不见,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发现被认为是‘正反物质抵消爆炸’。

类似的发现不止是欧洲核子组织,费米实验室也有相关的发现,他们有一次甚至宣称制造出了几万个反氢原子。

‘几万个反氢原子’,听起来实在有些骇人,实际上,就只是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到异常能量爆发数据,并进行的分析结论,而不是说真的制造出了反氢原子并保存下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粒子对撞实验中出现的‘异常能量爆发’数据是非常显著的。

简单来说,近似于‘质量转化为能量’。

依靠‘质能方程’可以轻易计算出,质量损耗能够转化为多么庞大的能量,即便只是氢原子,转化的能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著名物理学家罗布-汤普森参与过反物质研究的实验,他认为,“反物质的发现将会引领人类的变革,使得人类的星际旅行之梦将成为现实。”

有很多科幻,星际旅行的飞船都是以反物质作为燃料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千万吨以上的化学原料,而如果是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六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由此可见,‘质量转化的能量’会有多么庞大。

这也是物理学界对于反物质研究的最大动力。

若是能主动去制造出反物质,并使其和物质发生‘抵消反应’制造能量,要比‘可控核聚变’都有吸引力太多了。

实验项目结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