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七章 湮灭粒子能源和光压发动机!(3)

电的手段,而且看起来比核聚变发电更胜一筹,实验装置要比核聚变装置小太多,简化太多了。

王浩对于发电的话题不是很感兴趣,他只是简单说了一句,“我早就说过了,这个新技术能提供无限能源,但用于发电还是受到很大限制。”

“材料和设备承受极限就是最大的限制。”

“用来建造发电站,也只是最简单的使用方式而已,实际上,我还是觉得用来制造空天母舰之类的大型飞船是最适合的。”

赵老师和徐老师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但是听到王浩的话以后他们也没有反驳。

王浩说的是对的。

如果新技术容易发电,就只是增加一个发电方式而已。

发电量取决于发电厂的规模,而不是取决于发电方式,即便能制造太阳一般的高热源,但问题就在于热量转化为电力需要的是规模。

不管是火力发电站、核电站,受限的都是发电厂的规模。

比如,核电站。

核反应堆转化为热量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但发电站不能无限制的提升核反应堆的热量,因为反应堆外层材料根本承受不住,还需要建立冷却体系,不断的去降温才能保证稳定运行。

现在的新技术也是如此,即便能制造非常高的热源,但应用在发电上就必须控制热源的强度,否则材料根本承受不住。

赵老师抿了抿嘴说道,“所以我们就只是多了一种发电方式?”

王浩道,“我刚才不是说了,最好的用途是制造大型的舰艇、大型的飞船,因为设备很小,制造的纯粹的光热,也不会产生辐射,就能为大型飞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赵老师和徐老师稍稍有些失望。

他们有一种‘入宝山而不得’的感觉,明明是有理想非常惊人的技术,结果只是多了一种发电方式。

至于制造大型飞船

这个说法被他们下意识的忽略了,因为怎么想都感觉,制造大型飞船都是未来的事情。

王浩沉默了一下,继续道,“其实,我们有一项和发电有关的技术正在研究。”

“什么技术?”

赵老师和徐老师一起抬起头。

王浩道,“是王善庆教授发现的。他负责材料磁化强度的检测工作,在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不同磁化强度的金属对接,在强光照射的状态下,内部会产生电流”

“现在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