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3章 捐盖私塾(2)

杜老二才提带着全家回一次千水村。

正好耀哥儿也好了,带着耀哥儿一起回去,就是杜星剑请的假期到了,他是要立刻回宫里当值了。

除了杜星剑,杜家其他人这一次都回了千水村。

杜老二这一次回去,其实是想给村里盖一个私塾。

从两个儿子中了举之后,杜老二高兴之余,就感慨读书对于农家的重要性。

又想起村里至今没有私塾,村中家境富裕适龄的孩童,想要读书,都要去隔壁村念书。

如今鸿羽和清安又中了举,是要回村去祠堂里磕头敬告老祖宗的,而且回乡也要办一场席面。

另外就是杜老二计划的,给村里捐一个私塾。

盖上五间青砖大瓦房,另外围个院子,就在祠堂不远处的那处空地,回头他再掏钱请个秀才过来私塾中教书。

不说旁的,私塾建起来之后,村里的小孩可都有地方读书了,不用再天不亮就要走路去邻村读书。

十月初八,杜家人回到了千水村。

三进院还是一如既往,被留在这里的仆人打扫的一尘不染,乡亲们还是热情无比,一见杜家人回来就送来应季的瓜果蔬菜。

不要还不行的那种。

杜家人和村里人寒暄一番之后,就回家休整了。

等到了次日,杜家就开始办席面了,仍旧还是三天的流水席,还是办的热热闹闹的。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吃的很是满足,对杜家的好感又是蹭蹭地往上冒。

以至于随后,杜老二又提出要给村里捐个村学出来,那千水村的老老少少都是感动的不行,有几家人甚至都流泪了。

也都是温饱之家,却也想让孩子逆天改命,但是供养一个读书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村里还没有村学,要上学只能去隔壁村子上。

路程说远不远,说短也不短,十里地的样子,一来一回就是二十里啊。也有很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们起早贪黑天天赶路,受这份苦。

如今杜老二说给村里捐一座村学,千水村那可真是没有一家是不激动的。

以至于里正带着族老们又对杜家人感激了一番。

没错,里正之位,杜老二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又交给了李叔。

实在是他这些年的重心都在京城,一家老小也都住在京中,只有每年祭祖、年后,或者夏天避暑的时候,会回到千水村住些时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