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没合过眼。
当所有人都已经濒临极限时,他依旧坐在电脑前。
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汇总的数据流。
他的呼吸没有丝毫变化,但敲击键盘的节奏,却比三天前更快了一分。
当最后一个数据录入完成。
陈海长出一口气,直接瘫在了椅子上,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抽干了。
“终于结束了”
祁同伟却站了起来。
他将汇总了所有人成果的硬盘,从主机上拔了下来。
他对已经累得说不出话的侯亮平吩咐。
“锁门。”
说完,他拿着硬盘,径直走出了办公室。
宿舍里。
祁同伟将硬盘接入自己的私人电脑。
他没有使用任何市面上的数据分析软件。
他打开的,是一个他自己编写的、只有黑底绿字的程序。
他按下回车键。
屏幕上,数万个孤立的数据点,瞬间被激活。
无数条代表着资金流向、人事关系、中标记录的线条,在屏幕上疯狂交织。
最终,形成了一张无比巨大的数字网络图。
在这片网络图的中心。
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极不正常。
它像一个贪婪的黑洞,吞噬了周围绝大多数的资源。
宏远建工
第一条鱼,上钩了。
祁同伟没有停下。
他启动了程序的第二阶段分析模块——“异常模式识别”。
程序开始对所有被侯亮平小组标记为“红色高亮”的项目进行深度分析。
结果,让人脊背发凉。
五年内,这家“宏远建工”,以不同的子公司的名义,中标了汉东省超过60%的高速公路土方工程。
更诡异的是。
它的每一次中标价,都恰好比报价第二名的公司,低上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
一次,是巧合。
两次,是运气。
几十次,上百次,每一次都这样!
这只有一种可能。
它能提前知道所有对手的底牌!
祁同伟将“宏远建工”的法人代表名字,输入了另一个查询系统。
屏幕上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