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国防指挥体系下达最终指令:
“命令!全国所有防空单位,立刻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不惜一切代价,拦截所有来袭导弹!”
“命令国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即刻起循环播放全国导弹袭击预警!要求所有民众立即前往避难所!”
“命令所有警察、宪兵、预备役部队,全部上街,维持秩序,引导民众避难!”
“命令全国所有区域防空中心,雷达全开,火力单元待命!”
“诸位,”他的声音透过通讯网络,传向无数个指挥节点,“以色列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刻,已经来临!”
曼施坦隔着屏幕,看着伊斯拉尔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强打精神,有条不紊地发布着可能是这个国家最后一道防御命令,心中五味杂陈。
愤怒于对方的固执己见耽误了战机,理解对方作为军人在最后时刻的担当,更深的是无尽的自责——如果自己之前的情报工作能做得更好,如果能更早发现5c的意图
他最终选择了沉默,既没有说出无用的宽慰之词,也没有下令让摩萨德总部的特工们去寻找安全的防空掩体。
一种近乎殉道者的悲观笼罩了他——他认为,在即将到来的、由自己人导弹造成的可能核爆中,有限的地下防空空间应该留给更多无辜的平民。
这场本可避免的灾难,根源在于高层的误判,理应由他们来承担最后的苦果。
他就这样静静地,带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绝望,看着屏幕上伊斯拉尔沉重而忙碌的身影,仿佛在观摩一场注定无法挽回的悲剧落幕。
埃拉特市!
晚上十二点整,这座位于红海之滨的美丽港口城市,正展现出它夜晚的两种面貌。
市中心和港口区域依然灯火璀璨,霓虹闪烁,夜生活刚刚进入高潮;而大部分居民区则已陷入宁静,人们在家中享受着安眠。
ktv里歌声嘹亮,酒吧中觥筹交错,暖黄色的路灯下,晚归的情侣牵手漫步,窃窃私语;写字楼里,仍有零星窗口亮着灯,那是加班族在为生活拼搏。一切看似与往常无数个夜晚并无不同,安宁而平凡。
然而,这脆弱的宁静,被骤然响彻全城的、凄厉至极的防空警报声瞬间撕得粉碎!
“呜——呜——呜——!!”
警报声一波高过一波,如同死神的号角,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发生了什么?”
“是演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