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良相之才(6)

稀之罪,罄竹难书,四海共愤。”

“因其罪躬万民,今交托于众,暴之于市,人人可共诛之!”

此言一出,百姓再也按耐不住,轰然一声,冲到苟稀及其亲信身前,扑杀上去,瞬间淹没!

苟稀恐惧惨叫,被万民淹没,逐渐没了声息。

炎奴等人皆看着,心头发热,直觉快意。

不多时,深受其害的百姓竟将其分食殆尽,就连妇孺都流着泪咬牙切齿吃了一片。

还有家破人亡的百姓,将其骨头都拿去砸碎烧灼,焚骨扬灰。

炎奴不觉残忍,只觉终于看到了百姓,除懦弱畏缩以外的一面。

的确,他若一枪宰了,绝没有现在快意。

不得不说,还是读书人厉害。

只见池清还有动作,走入人群中,待百姓发泄之后,高举青州大印。

“在下陇右桓氏,名澈,字池清。生平最敬汉之武侯,故发大志向,望为一代名相,匡君辅国,洗清这浑浊世道,打造一个朗朗乾坤,海清河晏的太平盛世。”

“为尝此愿,遍访名师,苦学二十载,太康九年,受得举荐,朝廷委以西域之任,掌屯田之事,为国戍边。”

“奈何国运垂危,华夏分崩,西域尽失,胡蛮肆虐,腥臊遍地,桓某流落域外,忍辱异乡为奴,浮沉八载归国。”

“眼见神洲陆沉,旧京幅裂,王室社庙金陵,士族衣冠南迁,百姓水火之中,江山万里如血。”

“桓某不才,虽为寒门士子,但蒙国殊遇,常欲以身报国,成仁救民,保卫社稷。”

“今苟稀委罪于民,人神共诛,青州刺史空悬,时局艰难,桓某承蒙不弃,推举受掌青州,当为非常之举,澄清吏治,尽扫邪氛,保境安民,摒除饥患,以报父老。”

“还望青州百姓,接纳桓某诚心,信之无异,以布公道,共济艰难。”

他深躬一礼,一番话说得脏腑俱震,情真意切。

百姓俱都感动,还有没有哪个官员对他们如此广诚相誓,又兼苟稀已死,想起恶贼伏法,妖魔荡灭,顿觉拨云见日,不禁一齐欢呼。

一时间全城热烈,万民惶惶之心得以安抚,对未来之麻木一扫而空。

炎奴更是开心,池清一举数得,不仅严处了苟稀,令人快意,还借此坐稳青州刺史的名份,一扫百姓阴霾,凝聚人心,着实比他含怒一枪宰了苟稀要好太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