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保证没事!”
吃过晚饭,李平安把苏晚晴送回了知青点。
看了看天色,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他回到小院,关好门。
夜色如墨,寒风凛冽。
李平安体内灵力流转,脚尖轻轻一点地面,整个人便如一片羽毛般轻盈飘起,快速往县城跑去。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抚松县那稀疏的灯火已映入眼帘。
这座所谓的县城,此时不过是个人口不足十万的东北小城,比后世一些大点的镇子人还少。
李平安在城外僻静处落下,收敛气息,如同普通路人般步行入城。
他放开神识,无形的感知力瞬间覆盖了方圆二十米的范围。
街道冷清,行人寥寥。
很快,他发现几个行迹匆匆的身影,或背着麻袋,或挎着篮子,都朝着城西废弃铁路桥的方向摸去。
“就是那里了。”李平安心下了然,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穿过几条昏暗的小巷,废弃的铁路桥洞下果然别有洞天。
几盏马灯挂在桥墩上,昏黄的光线下人影幢幢,低声的讨价还价声、物品碰撞声混杂在一起。
入口处有两个裹着厚棉袄的汉子把守,眼神警惕。
“买还是卖?”其中一个汉子拦住李平安,声音低沉。
“买。”李平安言简意赅。
“一毛。”汉子伸出手。
李平安摸出一毛钱递过去,对方点点头,让开了路。
踏入桥洞,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土腥味、汗味、还有隐约的冻肉和土特产的味道。
李平安神识如网,快速扫过全场。
他的目标很明确:票贩子。
很快,他锁定了一个靠在冰冷桥墩上的青年。
那人眼神活络,双手抄在袖子里,看似无所事事,但目光不断扫视着来往的人,显然在寻找潜在客户。
李平安径直走过去:“兄弟,缝纫机票,手表票有没有?”
青年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了李平安一番,见他穿着虽不张扬但气度沉稳,立刻堆起笑容:“哟,哥们儿这是要办喜事?准备置办‘三转一响’了?”
他凑近些,压低声音,“缝纫机票有!手表票也有!光要这个?自行车票跟收音机票要不要?一起置办齐了多气派!”
“你都有?”李平安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