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9章 世界的凛冬(求收藏!求追读!)(3)

傍晚,三人一起将投稿邮件投进了糖果店外街角的邮筒。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1940年6月8日。

这个月以来,所有美国人的情绪都处于一种介乎“庆幸与担忧”、“震惊与不安”之间的复杂状态。

一方面,吸引了世界目光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6月4日的上午,终于结束了。

与丘吉尔预计的“至多只能撤离4万人”不同,敦刻尔克大撤退创造了一个全世界都难以想象的奇迹,竟成功从德军的死亡包围圈中,撤离了34万名盟军士兵,尽管损失了大量武器装备,但成功保存了日后反攻的有生力量。

而在6月4日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了“我们将战斗到底”的演讲,大大鼓舞了了人心。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敦刻尔克的失败,也意味着西欧大陆几乎全部沦陷于德军的铁蹄之下。仅剩的法国根本无力抵抗德军的穿插与围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无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与此同时,隔壁的意大利也已闻到“食物”的香气,虽尚未正式对法国宣战,但墨索里尼已下令军队在法意边境集结,在观望中准备寻找时机向法国宣战,以便兵不血刃的从中分一杯羹。

而法国的持续溃败,也是美国民间“震惊”情绪的来源。

因为在多数美国人眼中,法国曾是一战的“胜利盟友”,拥有欧洲最强悍的陆军之一,却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就溃不成军,实在是太出乎人的认知了。

——纽约的街道上,到处散落着报道法兰西战役的报纸,广播也在持续报道着法兰西战役的溃败战讯。

世界,似乎变得更加混乱了,仿佛凛冬将至。

但纵然是凛冬之中,生活也还在继续

黑面具杂志所属的故事出版社中,责编范妮埃里森喝着茶水,抽着好彩牌女士香烟,将目光看向了两份来自同一个地址的稿件——君子布朗克斯的故事。

ps:马里奥普佐于二战期间在美军服役,战后利用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提供的福利进入大学学习。他先是进入纽约城市学院,之后才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