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6章 原来是故人没死-2(3)

春鹂稳妥冷静,秋雁活泼圆滑,两人将这双簧唱得滴水不漏。

“有心了。既如此,我便劳烦你们多教我些。”

秋雁立刻笑开了:“小姐肯听就好!奴婢早去书肆翻找了几本临江通志和诸郡风俗录,还有一些礼法常谈。公子说,若小姐觉得乏味,我们还可找些话本杂书,既能解闷,也能记事。”

春鹂补了一句:“奴婢们也会温习北地口音与旧事,替小姐拾掇回忆。公子说,小姐一路受惊,如今以调养为要,其他自有我们照料。”

两人一唱一和,乍看真是体贴入微。

任映真微微一笑。

他目光掠过她们头顶的丝线:一条是沉稳而紧绷的浅褐,满是警觉;另一条跳跃活泼,明快而真诚,却隐隐牵系向院外。

春鹂将书卷铺开,把细线做的书签往前一移,指尖停在谱页上,语调温稳:“先从称呼和名讳说起,免得往后失了礼数——公子名萧铭字承钰;应小姐名应晴字拭雪。应小姐与您是表姐妹,您的父亲与应小姐的母亲皆出自舶脉、沧溟云氏,只是婚嫁各殊,往来少了些。”

秋雁笑着补一句:“小姐平日里对外直称公子为‘承钰哥哥’,应小姐为‘表姐’即可。”

她又翻到后一页谱表,细细点着:“说到本朝旧脉,有舆玉五姓。自上古相承,分文、工、牧、农、舶五支,分别是临江萧氏,尽野周氏,寒原白氏,息壤荆氏,沧溟云氏。”

“而您所在的衍州纪氏,虽常被称作‘第六大姓’,到底出自商贾一流,未列入五姓正谱。有人念叨,小姐听过便好,不必与人争辩。”

春鹂顺势收尾:“若真有人提起,公子自会为您分忧。”

说完,她将通体包得极整的册卷放到最上:“请您再记‘通珍记’,纪家的商行创自三百余年前,北境以至中原皆知名。初以玉石、铜器、金银器起家,后拓至古籍字画、上古法器,乃至诡物收藏。鉴定与修复之道,几乎无人出其右,皇室御库亦曾延请通珍记的鉴宝师。”

“这便是小姐的母家。”

“只是通珍记近来似乎遇上一些麻烦,小姐莫要挂心,公子与府上自会为您撑持。您此番南下,一为避祸,二为奉家命来萧府请助。您知道便是,若外头有人问起,您不必理会,自有我们应对。”

待所有“功课”交代完毕,两人手脚麻利地收拾好水盆毛巾,再次悄然退出房去,轻轻掩上房门,只留“纪明月”一人“安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