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章 大脸猫、CC、老朋友!(月票加更!)(13)

水平,能够达到火星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程度,那估计很多人就愿意来地球居住了。”

林弦点点头。

继续说道:

“没错,这就是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

“你之前说,在2500年,最后一批火星移民飞船飞走后,地球上还剩下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留下来。那现在100多年过去,又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为什么没有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呢?”

卫胜金拧上水壶盖。

放在一旁。

继续给林弦解释道:

“100年的时间确实很长,足以实现科技飞跃。但前提是人口要足够集中,并且知识和基础设备得以延续才行。”

“space-t的宇宙飞船用了几十年时间,把所有愿意离开地球的地球人类都接走了,剩下的人除了一些顽固派,大多都是有各种身体问题无法乘坐宇宙飞船、无法适应无重力环境、无法长时间太空旅行的人。”

“说是遗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也毫不夸张,这样的基础前提下,人口又分散的厉害,无法真正团结起来,能集结起来几万人都算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了。”

“但是几万人的人口,还有老有幼,在工业发展中能做什么呀?能维持住农业经济就很不错了。所以经过这100多年的繁衍生息,地球上遗留人口总数能突破3000万、并且发展到中世纪生活水平,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文明的科技爆炸,确实来的迅速,但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突然之间、毫无积累的科技爆炸。每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看似迅猛,但其实都是上百年、数百年积累的结果。”

“这种积累,并不单单是知识和基础设备上的积累,更多的是人才、甚至天才的积累。真正能推动历史发展的,只有天才,而人口基数摆在这里,也才100多年几代人的时间,出现天才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你可能不太相信,即便是近千年时间过去,现在小朋友们课本上所罗列的天才,依旧还是爱因斯坦、牛顿、高斯这些人类文明的奇迹事实上,牛顿和高斯之间,就差了一百多年;高斯和爱因斯坦之间,又差了一百多年。”

“但是,地球的前景我还是很看好的,再给地球人类一二百年的时间,等他们人口上去了,肯定量变引发质变,轻松步入工业时代。”

林弦听着卫胜金对历史、对人文、对文明的评价,感觉颇有见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