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4章 迎着朝阳,盛大退场(6)

啦啦队女队长的固定模式,真是看这么多雷同的剧情,都看得人真假难辨了。”

赵英珺轻笑一声:

“米国那边怎么样,我确实不是很清楚。但我不是给你说过吗,我的大学生涯是在德国度过的。”

“我感觉德国的校园氛围还是很不错的,或许是因为德国大学毕业条件极其苛刻和困难的缘故我感觉身边的大家都在玩命学习,但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人无法顺利毕业。”

“所以,我感觉我的留学生涯,学业压力还是很大的,自然没时间也没有机会体验米国电影里那些校园情节;也没法体验龙国大学里这种欢快的气氛。”

“说实话,今天转这么一圈,听了听你的校园生活、看见你大学期间在这里的影子我还是挺遗憾没有在国内上大学的。只是遗憾也没用,这种事情注定是回不去弥补了。不过今天这样,偶尔体验一下,也还不错。”

闫巧巧又是买了一堆手工艺品,吃得肚子圆鼓鼓,心满意足的一天。

两辆埃尔法商务车一前一后从东海校园驶出。

各回各家。

又是一星期过去。

6月16日,凌晨00:42,林弦从睡床上睁开双眼。

他快速坐起身。

来到书桌前,将脑神经电击头盔手稿的最后一页背写出来。

写上最后的句号。

松了一口气。

放下水笔,将桌面上的手稿整理,装订,放进抽屉里藏好。

要想将这份手稿变成可以使用的成品,目前来看是遥遥无期。

那位名叫杜瑶的脑神经科学家,林弦在网上查询很久,都没能找到有用的信息,更是无法锁定到具体个人。

主要还是信息太模糊了

高文的手写信里,只写了这个人在“21世纪中叶”,于“非洲维和援助行动”中去世。

虽然死亡原因很具体。

但死亡时间却很模糊。

21世纪中叶的说法,指得是2040年-2060年之间死亡。

考虑到杜瑶被称之为天才。

可能三四十岁就已经名满江湖、然后客死他乡。

如果她是2060年前后死亡的话

甚至不排除现在的杜瑶还在某个犄角旮旯的小城市里上小学呢、远远还不到她施展才华的年纪。

真要是这种情况,就算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