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章 提问(4)

他接话。

“经济学概念里,有一只无形的大手。”

“没错。”他接话。

“这只无形的大手,也称之为市场机制,市场调节。”

“就是嘛。”他接话。

“同时,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都要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

“嘿!没听说过呀。”他接话。

“那就是,假设每一位市场经济参与者,都是唯利是图的。”

“我去,像话吗?”他接话。

砰!

老师一巴掌拍在讲台桌上:

“那位同学,你给我出去!”

林弦曾经劝过他:

“你这个接话茬的习惯”

“哎哟喂。”

“是改不掉吗?”

“可不是嘛。”

“不是,你这样上课,哪个老师能受得了。”

“埋汰呀!”

“再见。”

“拜了您嘞。”

总之,先默认高斯是位天津人吧。

不对。

就他这说话语速,慢的和蜗牛一样,不配在天津长大,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呵斥完高斯后,爱因斯坦继续刚才的讲述:

“no.9莱茵,你作为最后的提问者,有充足的学习和领会时间,我相信身为天才的思考能力,会让你意识到这种提问方式的机会以及风险所在。”

林弦默不作声。

内心已经想明白了。

其实就是一种狼人杀模式。

每位天才的身份是隐蔽的、未来计划是不公开的、手段以及正在布局的行动也都在秘密进行。

这就意味着,你向爱因斯坦提问问题时,必须三思而后问。

因为这种提问不是1对1对答。

而是要在所有人的倾听下,提问、获取答案。

如果你问的太细致,别人立刻就能猜到你的计划和想法,甚至于锁定你的身份。

如果你问的太宽泛,那可能得到的答案对你没什么用处,反而帮到了其它人。

对于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提问、获取答案,这件事听起来很诱人,但是在这群天才们的相互监听下,一不小心,就会自己落入陷阱和被动之中。

就比如。

林弦刚才一闪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