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齐声喝彩,掌声如雷,称赞老板的大气。
享受着食客们的掌声,餐馆老板笑着向众人拱了拱手,随后转向站在门口的阿福道:“阿福,还傻站着干嘛,还不赶紧给客人们上酒”
被老板一叫,陷入回忆中的阿福连忙应声,弯着腰,快速的跑到后厨给客人们上酒。
“痛快,痛快啊”
一杯酒喝完,餐馆内一个穿着西装的商人拍案而起:“正如老先生所说,自甲午以来,何曾有过如此大捷,李将军这一刀,斩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是啊,光绪二十一年,李大人赴马关议和,日人嚣张至极,如今四十二年过去了,终于有人替我们先人出了这口恶气”
一个女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起身,声音清脆却坚定:“这说明日寇并非不可战胜,李将军证明了,哪怕我们没有飞机大炮,只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念,照样能打跑小鬼子”
“映红说的对,李学文将军证明了一点,日寇并非不可战胜,我要投笔从戎,奔赴前线跟李学文将军打鬼子”
和女学生坐在一个饭桌上的男青年,激动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表示自己要去参军打鬼子。
同桌的另一个男青年,看到自己的同伴上了头,连忙劝说:“振华,别开玩笑了,你一个富家少爷,还是复旦的高材生,去打个什么仗?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家里人该怎么办?”
被称作振华的富家少爷,推开了同伴抓住自己的胳膊:“开玩笑?国破家亡的时候,哪有什么富家少爷,复旦的高材生怎么了?高材生就该躲在租界里读死书,我决意要参军报国,你不要再劝”
正当男青年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那个叫做映红的女学生也站起身,附和道:“振华你说的好,我也效仿穆桂英陪你一起去参军,我虽然是女孩子,但我会包扎伤口,会写会算,也能为打鬼子出一份力”
“映红,你一个姑娘家,前线太危险了...”振华有些担心地说道。
映红却摇了摇头,眼神清亮:“国军的部队里肯定也有女战士吧?她们能在前线坚持,我也能”
穿长衫的老先生看着眼前这群年轻的面孔,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举起酒杯:“好,好一群有志气的孩子,老夫敬你们一杯,愿你们此去前程似锦,早日把小鬼子赶出咱们的土地”
众人纷纷举杯,连不会喝酒的映红都端起茶杯,跟着大家一起碰杯。
清脆的碰撞声里,满是少年意气和家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