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儒家教育,儒家当政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文官们在溜须拍马这方面都玩出花来了。
什么直白的,隐喻的,引经据典的,春风化雨润万物般的马屁功夫,文官们是张嘴就来,
就李学文的这点马屁水平,随便来一个小科员,都能秒杀他。
索性就按照对边棒子国那边的拍马屁方式,不讲究什么含蓄隐喻,直接给校长上强度。
用最夸张,最直白但情感浓度极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心,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只要我自己不觉得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校长显然没料到李学文会来这么一出,以往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在他面前拍马屁表忠心。
要么是文绉绉的‘为党国鞠躬尽瘁’,‘愿为委座赴汤蹈火’。
要么就是文官那套隐喻含蓄的,引经据典的吹捧。
从来没有人像李学文这样,把‘感动’挂在脸上,连“喝黄连汤都觉得甜”这种极度肉麻的话都说得出口。
本来用湿毛巾擦手的校长停顿了一下,原本带着笑意的表情也僵了一瞬,久违的失去了表情管理。
连站在一旁的沈浩都变了脸色,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看着李学文,不是..刚刚我说的你全忘了啊?再说了,有你这么拍马屁的吗?
空气里静了约莫两秒,校长这才反应过来。
面对李学文这么直白的马屁,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最终只是摇摇头,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哪有那么夸张,快坐下准备吃饭了。”
“哎,谢东家”李学文这才坐下,但依旧只坐了三分之一屁股,腰板挺得笔直。
沈浩见状,冲着门口挥了挥手,很快就有侍从安静的开始布菜。
等到菜上完,侍从拿着盛着米饭的大碗上来,给俩人盛饭时,李学文眼疾手快的一把从侍从手里抢过瓷碗和饭勺,动作快得让侍从都愣在了原地。
“东家,学生来给您盛饭”
李学文脸上堆着热情的笑,手腕灵活地转动饭勺,小心翼翼的把米饭盛得满满当当。
在把盛满米饭的饭碗放到校长桌前时,李学文嘴里还不停的拍着马屁:“东家一碗饭,百姓万担粮,您多吃一口,就是为四万万百姓多吃一份定心丸”
“东家您看,这米饭,粒粒饱满,洁白如玉,就是因为吸收了东家您治理下的江南水乡之灵气,象征着东家您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