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部分,着眼读取数字和公式前后的关键信息。
花费半分钟读懂题意,半分钟寻找思路,然后执笔计算。
选择题,重结果,轻过程。
陆悠根据自身所学的解题窍门,快速罗列出数种结果,再结合选项逐一代入,得到正确答案。
前后拢共不超过五分钟。
没有丝毫停歇,陆悠紧接第二道题。
几何题,多项选择。
不同于第一道应用题,有详细的故事背景,这题是纯粹的思维题。
一句话,设定条件,画好范围,给出前提,寻求结果。
现实生活中,字数越少的文章越好读懂,数学领域却是反过来,字数越少的问题,解决难度越高,越是基础的定理,越是难以接近。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又比如眼前的几何题。
陆悠停笔观望了两分钟,一条久远的定理浮出水面。
陆悠赶紧抓住这一闪而过的灵光,在纸上画出几何图案,划拉几条辅助线,解题思路随之浮现。
后续常规流程,不同条件,分类讨论,得出几组范围区间,对照选项,问题解决。
继续下一题。
概率论单选题,不是陆悠擅长的领域,但题目本身难度不高,能搞定。
与此同时,赵斌端着水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陆悠后方,隔一段距离,远远观望。
这届阿赛,赵斌同样报名参加。
他今早一起床,顾不得吃早餐,直接就登录系统答题。
忙活一上午,才将将完成前三题,难度可见一般。
尤其第二道几何题,赵斌被卡了两小时,到处翻找资料,好不容易才找到相关定理。
让我瞧瞧,学弟的做题水平咋样。
赵斌喝一口水,眯起眼睛,裸眼5.2的超绝视力使他能轻松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a与b玩抽鬼牌游戏。游戏开始时,a手上有n张两两不同的牌,b手上有n+1张牌
吔,怎么就第三道概率论了?
这才二十分钟不到吧?
学弟跳题了?
赵斌目光焦点往上移动,瞳孔豁然扩大。
只见第二道题用于填写答案的空白处,静静的躺着四个选项。
窝敲?居然解出来了,真的假的?
赵斌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又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