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接过档案袋,心中百感交集。
本来以为他和陆悠的差距只在做题上,没想到,连科研能力都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就是和妖孽同处一个时代的悲哀吗?
可真够难受的!
赵斌自嘲一笑,随手放下档案袋。
“话说,学弟投的哪家期刊?”
“代数学报”
赵斌面露思索,喃喃道:“如果我没记错,代数学报从投稿到刊登,平均审核时间是七个多月。照这个时间计算,学弟的论文是今年二月份投的?”
“确切点,是一月份。”
陆悠的论文是肖量投的,日子他很清楚。
“那离现在也有三个多月了,照理说消息应该传开才对,怎么一点动静没有?”赵斌不解道。
一个连续两届imo满分金牌媒体都大报特报,含金量更高的大一出二区top却风平浪静,显然不符合常理。
最起码,学院内会有传闻,说这届新生出了个先天科研圣体。
袁玮将目光转向肖量。
任凭陆悠天赋再高,能力再强,也无法掩盖他目前只是个大一新生的事实。
学历本科在读,过往战绩为零,学术背景更是白纸一张。
就这三无条件,没有业内人士引荐,贸贸然去投期刊,即便论文内容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全过程。
人家审核只会当作是哪个旮旯的民科癔症发作,无情嘲笑两声,反手把论文丢进垃圾箱。
而陆悠的论文能过初审,说明有人为他引荐。
再根据肖量手上的论文原稿,以及他对陆悠的欣赏分析,这个引荐人十有八九就是肖量自己。
由此不难判断,堵住消息源头,不让外传的,能且只能是肖量。
“因为我们没告诉别人。”
肖量这话,证实了袁玮心中的猜测。
“知道这篇论文的,除开陆悠本人,就我,以及另外几位教授,我们不往外传,自然没有消息流传。”
赵斌瞟了袁玮一眼,试探性的问道:“是保护学弟免受外界干扰?”
“差不多。”
肖量踱步到窗前,拉起百叶窗。
下午的阳光打在身上,炽热的暖意宣告着夏日的临近。
“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等九月份的代数学报出来,消息必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