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问了:“中影那边怎么说?”
“投了100万,老师,学校这边支持多少?”
“”
张老师深呼吸一口气,这小子是真能耐,14岁拿个剧本敢让中影投100万,这可是年底,要不是剧本好,中影根本不可能投钱,要是亏了,那就叫国资流失,不过中影也不会亏,中影有目前全国最多的电影院,稍微炒作一下,回本是不成问题的。
“学校这边没什么钱,但是你作为学校学生,这边最多给你支持20万的拍摄资金!”
20万?
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2002年的20万,在偏远地方可以买好几套房子了,就算是陈泽父母,这几年工资上涨到了月薪千元的程度,要存下20万,也小二十年。
所以说,玩艺术的,要么有钱,要么有颜,后者没钱拿脸来换钱。
“老师,学校里是不是还有一些35毫米的胶片啊”
“那你也要?”
“嘿嘿,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给我吧!”
“那你得找摄影系”
这些个胶卷,可是摄影系的宝!
不过陈泽用“我剧组摄影师就从摄影系里找”,给忽悠了过来,一共60分钟左右的胶片。
这已经很贵了。
35毫米的胶卷,分两种长度,一种是122米一盒,也就是400英尺,可以拍摄4.4分钟的画面,每秒钟24帧。
然后还有305米的,也就是1000英尺的,一般用来拍摄长镜头。
关键是,这些都是柯达的,而不是国产的,柯达的一盒400英尺的胶卷,在2000年,要1300元,国产的会便宜30%到40%,但是色彩稳定性差,陈泽肯定不会用的。
算上冲洗费用,每分钟大概成本是320元左右。
“爱(他们俩)”的原片,总时长是2小时7分钟。
去掉片头片尾字幕,大概是124分钟。
这样算下来,光胶片成本,大概就得在25万元左右,这是按照6:1的比例配片的,如果是姜闻那种烧胶卷狂魔,10:1的配比都不够,得到20:1甚至更高。
那成本能不上去吗?
既然是要拍摄,那就得抓紧时间,戛纳的报名结算时间,是3月中旬。
现在是11月上旬,意味着总组建剧组到后期完成,拢共就4个月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