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
毕竟他也是“略通书史黄老”的。
只是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12岁时便随父亲拓跋嗣(明元帝)出征柔然,参与军事决策。
南朝陈国的萧摩诃出身兰陵萧氏,13岁时随父亲萧谅在南朝梁军中任职。
父亲战死后,他被姑父蔡路养收养,继续随军作战,终成“南朝第一猛将”。
这些都没有问题!
可那赵武什么时候随母入营了?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郭荣愣了愣,回头看向曹彬:“曹彬,赵武是随母入军营的吗?”
曹彬一怔,努力地回想着:“回陛下,臣乃武将,恕臣无知!”
此时,宰相王溥突然站了出来,恭敬行礼,道:
“陛下,那春秋时期晋国的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幼年时家族遭灭门,被程婴救出后,在晋军将领韩厥的庇护下隐于军中长大。”
“其成年后恢复赵氏爵位,更是率晋军与郑国、齐国作战,重振家族荣光。”
郭荣挑挑眉,笑道:“王平章果然博闻强识,朕就说嘛,那赵武什么时候随母入营了”
闻言,郭宗训悄悄抬眼看向眼前这个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儒者风范,不到四十的中年人。
皱了皱眉:王平章?
好啊,你就是宰相王溥吧?
后周三大宰相,就你早年曾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有同僚之谊,后来又与后周禁军将领交集颇多。
赵匡胤陈桥兵变时,你特码还是三位宰相中率先归顺下拜的。
鬼知道你有没有暗地里参与陈桥兵变,当赵匡胤的帮凶?
就算没有,那也是个投机者!
此人必须得多多提防
想到此,郭宗训又看向王溥身旁的那两个人:他们应该就是另外两个宰相范质、魏仁浦了吧?
他记得,范质此人在得知兵变后曾抓着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甚至直接将王溥的手抓出血!
可见他当时的愤怒与无奈!
虽然后来被迫为赵匡胤草拟禅位诏书,但他始终对后周怀有愧疚,临终前甚至要求“不请谥、不刻碑”,以表对旧主的歉意。
宋史也有记载,宋太宗赵光义评价其“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