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章 有人指使(1)

赵匡义愣了愣:“赵书记何出此言?”

赵大也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赵普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道:“不管梁王是不是神童,但陛下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说到此,他抬眼看向赵大,转而问道:“明公,你确定梁王不喜您?”

赵大点点头:“虽然只是一种感觉,但我很确定。”

“特别是他和陛下说我应该替陛下沙场冲锋,我总觉得梁王别有用意”

突然,赵匡义拍案而起,怒道:“笑话!”

“兄长乃堂堂殿前都指挥使,怎能沙场冲锋”

见赵大瞪了自己一眼,他又乖乖坐了下来:

“兄长无须多虑,正所谓童言无忌,梁王年幼,影响不了兄长建功立业的”

赵普打断道:“非也!”

“梁王虽六岁,可今日之表现已然博得陛下欢心。”

“设立皇子行营也说明陛下真的打算好好培养他。”

“如果梁王能延续今日之表现,继续赢得陛下欢心,日后他对明公的态度,将很有可能会影响陛下”

赵匡义笑着打断:“赵书记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父亲喜爱儿子乃天经地义,但陛下怎可能不分轻重,因六岁稚子而改变对朝堂重臣的态度?”

“更何况兄长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

赵普叹了口气,无奈摇头:“善谋者,必察于未萌!”

“衙内万不可因梁王年幼而大意!”

“更莫要轻视稚子!”

“汉昭帝刘弗陵,8岁登基,亲政后稳定政局、调整民生、缓和边疆,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基础。”

“汉和帝刘肇,10岁登基,14岁便能铲除外戚,之后更是开创‘永元之隆’的盛世。”

“特别是汉质帝刘缵,7岁继位,便能当着群臣的面,直指梁冀‘此跋扈将军也’。”

“虽然早逝,但却让梁冀‘跋扈将军’的骂名永远留在了史书上,为后世所唾弃”

闻言,赵大的眉头不禁皱了皱。

可赵匡义似乎并没有发现兄长的异样,笑道:“赵书记扯远了,那些都是少年天子,梁王这样的稚子,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难不成你们还真相信他是什么神童?简直贻笑大方”

正说着,赵大又突然喝断道:“闭嘴,不许对梁王不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