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涵虚混太清(5)

悖反寻常的人物,绝不可能会被这种遁世逃禅的说辞所蛊惑,反而是他自己、分明天天拿着这般说辞在蛊惑着其他人。

譬如广州城中的李行合,就是在他的蛊惑哄骗之下,学习了某种魔怔的“成仙之法”,才会在刑具加身千刀万剐时一哂对之,甚至表现得甘之如饴。

说到李行合,就不得不提及宋献策和他所出身的方仙道。

这帮人从祖师宋毋忌、徐福开始,就拿着形解销化、依于鬼神的手段哄骗诸侯国君,却也还没能描绘出如后世成仙那般美好的蓝图。

如唐前仙话中的主人公潜隐林谷而成仙,成仙后也只是形体变化、肉体长生不死而已,看不到什么神通仙术;在魏晋时期,成仙与得道更是被视为两种不同的长生之法,仙人与得道者存在很大区别,仙人更多的就是老而不衰、延年久视。

再往前的时代,仙人的形象就更加简陋了。

汉代早期仙人之形貌大多丑怪,尤以体生绿毛、背生双翼为特征,如淮南子中若士的记载,称他是古之神仙,有人曾经在山林深谷之中见过,他形体怪异憔悴、见人则逃于墓碑之后,以龟蟹蛤蜊及草根树皮松子等物为食,全然不见仙人潇洒翩跹的妙态。

王充在论衡无形中则明确表示:“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确实表明汉代人民,将体生绿毛作为成仙之体证,认为那些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离群索居的便是神仙。

江闻摇了摇头。

“我没见过神仙,也不知道什么是仙人。”

可本门祖师张真人就见过,并且就在这些连绵起伏的闽北大山之中,更有一次便在你所立足的这座湛卢山!

“所以这座十山大阵,乃是出自于张真人的手笔?”

赵无极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考虑要不要给江闻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片刻之后还是缓缓说道。

祖师张真人虽然亲睹了仙人的踪迹,但并未布下阵法,是后来的武当张松溪在抗倭途中发觉异样,才在某个残阵的基础上根据金轮台中秘藏的三丰真人阵法图稿,依托县中十山布置这处大阵,用于继续隔断气冲牛斗的异象。

江闻无怪赵无极要思索片刻,这段话中的信息量也过于庞大了,并且其中每个人的意图都晦涩莫名,云龙舞时的一鳞半爪更显得气氛诡秘,难怪赵无极要亲自前来。

“既然张真人只是提及此事,赵教主又是为何如此伤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